第1759章 專案規劃(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是這樣的,”白鈺又換成人見人愛的憨笑,“第一期意向性投資額是萬,後面再按工程進展情況追加投資,不用著急。”
“呃——”
楊士餘暗想通常地方正府都巴不得投資款一步到位,這位年輕副鄉長倒好,錢捧上門還不急著要。
俞嘉嘉卻知經濟副鄉長的審批權就是萬以下,超過就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研究,達到萬則要上報鄉黨委會,白鈺是採用“化整為零”的手法。
“楊老闆就按白鄉長的吩咐做,他是有通盤考慮的。”俞嘉嘉道。
楊士餘會意。
白鈺又道:“倉儲集散中心地點我想就放到已經關停六年的鄉冷凍廠,有些基礎設施、管道、管線等或許能用得上。跟破產企業交易既能解決遺留下來的債務等歷史問題,又不會增加拆遷等方面麻煩,一舉多得,楊老闆認為呢?”
沒想到他連具體實施方案都規劃好了,而不是等草簽協議後才按部就班地選址、談判,楊士餘驚愕之餘只有點頭的份兒。
“還有土建部分施工,”白鈺道,“就找鄉里遠山建築公司做,回頭嘉嘉引見一下,具體細節你們之間談,當然施工過程中遇到糾紛、麻煩也要由遠山負責擺平。”
楊士餘以為白鈺與遠山建築有某種貓膩,一口答應下來。出門後聽俞嘉嘉介紹才知道老闆是鄉黨委書記的老同學,更對白鈺年紀輕輕就有這等心計讚歎不已。
在鄉冷凍廠改建標準化中草藥材倉儲集散中心的事,白鈺還是專門向簡剛彙報了一下,沒說得太具體,輕描淡寫提到解決苠原藥農採集藥材品種少、存貯困難的問題,建立省城與直聯銷售機制。
重點卻是改建工程委託遠山建築施工。
簡剛“唔”了一聲,注意力僅在“藥材”問題上停留了不到兩秒——事實上苠原鄉藥材交易完全由民間自發形成,交易額和影響力都達不到簡剛抬下眼皮的程度。
但連續兩項工程加起來已超過萬了,簡剛決定今晚找遲遠山“聊聊”。
“遠山建築實力很強,技術更是沒說的,鄉里大大小小工程都給它做,”簡剛心情很好地說,“不過白鈺同志也不能大意,工程質量和工期一定要把好關,該質檢該監督該審計一樣不能含糊。”
白鈺滿口答應。
等他離開後,簡剛摸著下巴想了很久:從兩項工程釋發的善意看,這小子不象包育英那樣處處跟自己較勁,之前玩的小動作、耍的心計無非爭權而已。如果這樣的話也沒必要過份打壓,偶爾給點甜頭就行了,畢竟楊江已徹底沒用,後面要考慮的是誰來填補副鄉長空缺。
出於某個隱秘原因,簡剛對苠原鄉黨委正府班子成員調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一個最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連同鄉長任期,簡剛在苠原鄉主政時間達年之久!
鄉長王彩美、組織委員李國亮、紀檢組長薛寅三位都是簡剛提的名。
至於最強有力的對手包育英,純粹是個意外。一般鄉鎮並不設專職人大主任而由書記或副書記兼,之前王志海已經兼了四年多。突然其來地,縣裡據說按照市主要領導提議把包育英硬塞進來,等簡剛表示反對時已下,塵埃落地。
白鈺空降又是一個意外。前任副鄉長因為兩頭豬事件被免職後,簡剛一方面確實忙得焦頭爛額,另一方面覺得縣裡肯定也忙翻了天暫時沒工夫安排新人選,準備等應付完省市檢查組再說。不料一向在人事調整方面動作遲緩的縣領導這回格外雷厲風行,居然沒正式召開縣常委會就搶在檢查組到來前夕把白鈺弄過來。
無論如何,楊江的位子要早作準備,不能被縣裡打個冷不防!
簡剛暗忖道。
喜歡掌權人請大家收藏:()掌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