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翫忽職守(第2/2頁)
章節報錯
“呃,我的意思是說到前天晚上為止各級都嚴格按流程上報統計,記錄顯示兩個村全程值守,但不確定夜裡是不是存在種種情況,”刁霖道,“兩個觀測站只要有一個正常值守,應該能發現河道狀況異常、即將發生級別很高的凌洪,緊急通知全村疏散並向馬頭溝鎮釋出紅色警報。”
沈直華反應很快:“馬頭溝鎮的人呢,有沒有接到紅色警報?”
短暫的尷尬和沉默,然後何亞語氣低沉地說:
“值班人員昨晚喝醉了……馬頭溝鎮相關責任人、鎮領導已被採取措施!”
“縣裡呢,市裡呢,昨晚收不到馬頭溝鎮定時上報沒了解情況嗎?”沈直華繼續追問。
刁霖解釋道:“市縣兩級與下面都有個默契,就是偶爾沒報即預設沒事,所以……市縣兩級責任人都要追究。”
沈直華痛心疾首:“同志們看看,我們的防禦體系很守備,監測和上報機制也很完善,可各層各級有章不循、翫忽職守、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兒戲,把原本可以提前預防、可以化解的天災變成人禍!一定要查,深查到底,動真碰硬加大問責力度!”
方晟接著問:“兩個村民宅有多少樓房、多少有院牆、多少危房?在最強一波凌洪衝擊下,預計會造成多大傷亡?”
人員傷亡,這是此刻在場所有領導都懸著十二萬心、又不敢面對的問題。經濟損失乃身外之物,損失就損失了,以後可以災後重建;人說沒就沒,牽動千家萬戶!
常住人口2100人,可怕的數字!
如果死亡率百分之十,這樣的比例在嚴寒春夜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面對冰山般排山倒海的暴擊,從內心講是可以接受的。但210人死亡,恐怕是震驚全世界的災難事故,市縣兩級絕對扛不住,所謂組長的常懷所也絕對扛不住!
方晟都未必扛得住,沈直華大概也難有好下場,再往上甚至要牽連到童鈞……
何況,在場領導們都隱隱有個預感,傷亡人數也許會超過百分之十。
深深嘆息,刁霖道:“晉北農村經濟水平相對不高,有樓房的比例在12左右;有院牆的倒不少有43左右但通常都是土坯打的不堪一擊;平安村地勢略高能夠一定程度削減凌洪造成的危害;兩個村截止去年底共有危房61間,據縣相關部門介紹春節突擊修葺維護了近一半,就是說實際仍有30間左右危房,按要求危房不住人,各鄉鎮、村委會都一對一採取幫扶措施就地安置,但不排除戀宅心理偷偷跑回去住的。”
真是越說越鬱悶。
“直升飛機還沒出動?”常懷所看看手錶問。
沈直華道:“警備區也要履行程式如向軍部報備等等,過會兒再打電話催促……”
話音未落遠處響起轟鳴聲,兩架直升飛機出現在河對岸,低空快速盤旋兩圈後飛向縱深地帶。
繆向東嘀咕道:“還是要想辦法趕緊過河……”
隨即低聲關照秘書檢視水情,並聯系附近大噸數船隻最好想辦法強渡。
領導們都暗自清楚繆向東急著過河的意圖:必須第一時間掌握傷亡數字、經濟損失並斟酌如何上報!
倒也不是完全考慮虛報、瞞報等,而是在數字的公佈問題上確實有考究,堪稱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比如死亡人數為31人,那麼絕對上報28或29人,還有兩三個也不會隱瞞,過幾天“搶救無效”再加上去;
比如死亡人數為39人,為避免視覺衝擊會描述成“30餘人,具體數字還在核實中”;
還有死亡與重傷也有模糊空間,只要還在重症病房或搶救程式哪怕已經斷了氣,必須列入“重傷”;
如果死亡人數多了怎麼辦?一下子70、80甚至這回有可能超百,那就分批釋放,宣稱已確定死亡人數為“30餘人,目前仍在統計之中”,然後隔兩天加10個、20個,就是不說合計數。
喜歡掌權人請大家收藏:()掌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