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趁機要挾(第1/2頁)
章節報錯
“困難不小,山間地形複雜能見度差,而且山寨分佈非常散亂,往往都隱在山谷深處,”書計說,“只能調集大型、重型機械儘快打通山道,逐個山嶺、山谷排查,這一來又需要相當多的人力物力……”
遲順鑫皺眉沉思良久,斷然道:“再困難也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增援桃莊,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一,我們絕對不能坐視黃金救援機會白白流失!”
隨即用衛星電話與鎮守指揮部的解忠耀聯絡,同時請原山警備區派工程兵、醫療隊、直升機主要是運輸直升機,搶在天亮前先運送桃莊最緊缺的物資。
落實好主要事項,遲順鑫又作了幾點指示後隨即率眾乘坐直升機返回——並非不想多逗留,而是直升機要儘快參與運送搶險、醫療等技術人員。
再坐商務大巴回到省府大院,不用說繼續開會,聽取各方面匯總的受災情況並研究搶險救災措施,爭取連夜組織動員,天亮前實施到位。
這會兒別說伏德康、樂敬、曾安松等五十大幾的老常委,就是年紀輕些的方晟、華泊廷也呵欠連天,如同霜打的茄子整個人都蔫了。
但有啥辦法?當領導幹部就是這樣,太平盛世時錦衣玉食、歌舞昇平,是人人羨慕的金飯碗;可一旦出了事那就等著瞧吧,惶惶不可終日,成天提著小心唯恐天上掉塊磚頭砸傷砸死。
還是那句老話:機遇與風險並存,你想得到越多,有可能付出的也越多,且得與失不一定匹配。
“吃點東西歇會兒,二十分鐘後開會。”遲順鑫吩咐道。
來到辦公室,肖冬泡了桶泡麵,茶則是泡了近三分之一茶葉,釅得滿嘴苦味的濃茶,喝了一小口蹙眉瞪眼,但精神好轉不少。
趁他吃麵的空隙,肖冬詳細彙報了渚泉全市受災情況,按說緊靠震中位置應該損失慘重,但自古以來定為省會總有地理等諸多方面優勢。地質學家介紹渚泉位於一塊很小的漂移板塊上,無論周邊哪個區域地震,漂移板塊的特色總能最大限度化解地震波,因而某種程度是塊風水寶地。
渚泉的重災區主要在幾個老城區,陳舊破落建築多年失修,遭遇大地震立即呈解體之狀;固建重工——在安全生產問題上確實處於全省領先行列,目前申報資料還是零事故、零傷亡;靠近桃莊的幾個鄉鎮受震中衝擊波影響,醫院方面統計資料是六死十七傷。
方晟抓緊時間簡明扼要提了幾項要求,主要是夜裡市直、區直、縣直所有人員要行動起來,分頭趕赴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參與搶險救援;衛健系統要騰出一支機動力量作好準備,因為很明顯桃莊是重災區,作為最靠近的鄰居加兄弟必須主動伸出援手。
凌晨四點十分,原山省常委擴大會正式開始,先聽取省抗震救災指揮部關於災情的最新通報。
一連串情況聽下來,參會人員個個心頭沉重。血淋淋的資料背後,是多少家庭的生離死別,是多少鮮活生命化為灰燼的悲痛。
還有災情仍在繼續,廢墟里若干受困人員急待救援,醫院卻已經爆滿,如何排程有限的資源到刀刃上!
這種會議作為兼職地方領導的方晟、華泊廷都不便多說,黨務系統的也插不上話,討論主要集中在遲順鑫、解忠耀、鬱磊三人之間,基本上形成鬱磊提出初步方案,解忠耀補充或修改意見,遲順鑫一錘定音的模式。
也無不妥,因為到這個時候處於申委常委位置,不可能哪個再打小算盤,唯有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災工作。
開完會剛好早上六點半,天已大亮,遲順鑫卻沒讓大家休息的意思,簡要做了分工要求常委們立即到現場參與指揮搶險,充分發揮穩定軍心、現場協調的作用。
“時間緊迫,同志們在車上眯會兒,但到現場要振作精神,保證隨行記者拍出最佳效果。”
遲順鑫叮囑道。
方晟兼職地方領導沒有分工,因而能夠爭取到難得的休息時間,回別墅途中關照肖冬及時向張犖健等市領導傳達省常委會精神,特別要做好調配物資、支援桃莊等工作的對接,考慮到市領導們都已經沉到基層也就不開會了,有情況第一時間聯絡。
到了別墅下車時還在猶豫要不要考慮餘震因素,卻見魚小婷已在東側搭好了帳篷,說二十小時內都不排除餘震可能,將就一下吧。
方晟貓著身鑽進去,想想又出來,笑道有試過在帳篷裡……
啐,沒個正經!趕緊睡吧。魚小婷俏臉飛紅道。
確實只是開玩笑,事實上方晟只爭分奪秒睡了一個多小時,八點多鐘便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市區斷裂的天橋附近。
緊接著農貿市場、高等院校、大型建築工地、歌劇院、養老院……馬不停蹄跑了一站接一站,不可避免每站都要打電話協商、訓斥責
叱、重要指示,臨近中午時嗓子都有些嘶啞。
車上肖冬遞過來胖大海泡的茶,說您太累了,最好中午再睡會兒防止夜裡出狀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方晟還在睡與不睡之間猶豫,手機響了,一看竟是遲順鑫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