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晟微微頜首,沉思片刻問:“荒蕪原始的大山深處怎會突兀有座古堡,以幾百年上千年前的人力物力要花費多大代價?它與古蜀國、三星堆文明有何聯絡?專家對這些疑問有解釋嗎?”

賈復恩搖搖頭:“專家……唉,專家說的東西跟您分析差不多,可能是春秋末年矢國進攻弓魚國時,國君剓伯率領族人輾轉逃到這裡,耗費二十年時間才修建好這座古堡……我覺得方市長可以指導專家組搞學術研究了,真是。”

這個馬屁拍得恰到好處,方晟哈哈大笑。

新年伊始,於道明給方晟傳達了一個不好也不壞的訊息:

經領導小組研究,原則上同意打通百鐵到北屏山脈北側交通大動脈的隧道,前提是新的百鐵市府大樓和專科醫院破土動工且蓋到三層以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之所以帶個尾巴,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地方正府經常使出“釣魚之計”說服上級部門搞大投資,藍圖描繪得如同天堂,規劃吹噓得上天入地,前景誇張得一刻都不能耽擱。結果呢,上級部門的資金、工程都到位了地方正府的連影子都看不到,到頭來變成地方正府吸引投資的基礎工程。

於道明道:“你小子別怪二叔不爽氣,開挖穿山隧道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龍澤這邊去年剛動工就連續出事故,最樂觀地說打通後全線通車起碼三年以上,對你和詹印都只是個念想,可以拿這個題材反覆炒作吸引投資,實實在在的用處指望不上。你最好踏踏實實把北屏盆地基礎設施搞上去,特別是醫院建設以及周邊配套服務,這樣才能講故事,為百鐵圈更多資金。”

方晟道:“向二叔回報,隨著發行地方債——主要是詹印到京都跑的手續、百鐵廳級領導幹部招商引資等一系列措施到位,目前建設資金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可持續發展!如果高樓大廈建起來了,沒有人,沒有人才和資金流動,沒有繁榮的商業推波助瀾,北屏盆地將成為死城,那是我千方百計想避免的。如果事先不預計到困難並有針對性策略,我寧可放棄開發。”

於道明陷入沉默,隔了會兒道:

“我越來越佩服老爺子的卓知遠見,當初拍板培養你而放棄鐵涯是有道理的!是的,從全國範圍來看開發區變成空城、死城、鬼城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盲目樂觀不切實際亂上專案,忽視可持續發展所導致。你能未雨綢繆考慮到這一點,足見比孟大舟、沈直華領先半個段位,他們跟‘井’字型交通動脈沿線城市領導幹部一樣都沉浸在‘路一通,好客自然來’的美夢之中!”

“因為江業新城與老城至今還存在不均衡發展,所以我格外慎重,不敢拿城市今後十年二十年的命運去賭。”

“好啦別在二叔面前叫苦,有需要二叔幫忙的直接說,別兜圈子!”

方晟笑笑,道:“據說在京都高層領導和相關的關心下,準備在中原地區興建一系列高科精密深度生產基地,每個專案投資均在二十億以上!二叔,我可是您到中原以後第一個上門跑專案的,這等好事不能把百鐵落下。”

於道明恨恨道:“準是詹印前陣子在跑地方債手續時打聽到的,這是高度保密事項,他舌頭長得很吶!”

“百鐵興衰存亡全在二叔一念之間吶。”

“少給二叔甩包袱,不吃這一套!”於道明道,“哪個專案放哪個地方不是嘴皮子,更不是跑得勤快就行,要根據各地資源分佈特點和交通、生產加工底蘊等等綜合因素定奪。你漫天撒網要專案,二叔不能答應。”

聽出於道明語氣裡留有餘地,方晟忙不迭道:

“百鐵有優勢,唐峰集團的鋼鐵產業鏈、銅嶺集團在銅系列產品生產加工方面都居於全省領先地位,如果有涉及這兩大領域的生產基地,百鐵這邊稍加整合便能成型,可節省大筆投資!”

“我知道,問題是你的優勢人家也有,唐峰銅嶺又不止百鐵一個點,到哪兒都可以整合,所以還是那句話,具體要看綜合評估結果。”

“二叔,憑咱倆的感情還……還不能加點分?”

“正因為咱倆是親戚更要注意影響,重大專案建設和投資親屬迴避制度,懂麼?”

方晟哭笑不得:“親屬迴避制度是指因個人利益和親屬關係等因素有可能對公務活動產生不良影響,跟拉專案扯不上好不好?再說了,咱……咱倆現在從法律層面講不是沒關係嗎?”

他是暗示已跟趙堯堯辦理了離婚手續,嚴格意義說與於道明並無親戚關係。

於道明嘆了口氣,道:“慢慢來,慢慢來,振興領導小組才透過在百鐵挖隧道的決議,轉眼又把生產基地放過去,你當黃樹是咱爺倆開的作坊?緩一緩吧,小方,現在我愈發覺得沈高的平衡論很有道理。”

喜歡掌權人請大家收藏:()掌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