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康打的小算盤是省紀委那邊動作快的話,查與不查兩天肯定有說法,到時振興領導小組就算有異議,在處理市成員問題上也得尊重地方吧?

其實百鐵對戴計田臨時採取隔離措施的訊息已經傳到省裡——畢竟是正廳常委,詹印也不敢率性而為,從碧海回程途中就向陶之亮作了回報。

當然詹印說得很委婉,考慮到戴計田同志情緒極不穩定,為防止意外暫時保護起來,等省裡作出指示後再進一步治療。

有什麼可治療的?心病唄!

要是省裡指示不查,戴計田能立即生龍活虎。

陶之亮明知戴計田是被軟禁起來了,並不說破,沉吟片刻後說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無罪推定,在正式調查結論出來前戴計田還是同志,還是百鐵常委,黨的高階幹部,該有的待遇都得有,治療啊生活起居照料啊要跟上……

詹印趕緊說我已關照衛康同志每天必須看望一次,要讓計田同志保持好的身體狀況。

陶之亮這才說書面材料按流程先報到付葉同志那邊,省紀委會跟進落實,總之一切憑證據說話。

好的,我明白。詹印道。

付葉早在幾天前也就是謠言席捲銅嶺時就知道了,當時戴計田預感大事不妙提前向老領導交了底,說這回很可能難逃一劫。

付葉淡淡說真金不怕火煉,計田同志不要過於擔心。

兩大箱書面材料是詹印、魏玉樹親自帶到省紀委的,然後閉門向付葉等主要領導做了回報,也透露“陶書計知道此事”。

回報全過程付葉等省紀委領導只聽不說,最後交換個眼色,付葉表示省紀委高度重視百鐵回報的情況,本著對貪汙零容忍態度,將立即組織人手對材料進行復查,同時深入瞭解和核實相關情況,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但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給百鐵、給全社會滿意而符合真相的交待。

之後省紀委關起門來全員動員,分成若干個小組把材料拆分開來細細審查,再由特派員到銅嶺現場調查、瞭解情況,與材料一一勾對。

第四天上午,付葉向陶之亮回報複查情況,隨後下午召開申委常委會專門討論戴計田涉嫌違規違紀問題。

也就在同時,於道明和訾樂天來找陶之亮瞭解查處情況,聽說常委會正在開會研究此事,氣悶悶坐在接待室枯等。

與付葉一樣,於道明幾天前就聽方晟詳細回報過,也贊成拿戴計田祭旗——既是詹印、方晟掌控百鐵大局的需要,也是振興領導小組在黃樹站穩腳跟的需要。

然而遲遲收不到百鐵方面抄報的檔案,於道明十分納悶,難道百鐵沒采納方晟的建議不肯抄報?

打電話詢問,方晟也很奇怪,案標頭檔案上清清楚楚印著“抄報振興中原領導小組紀檢室”,兩天了平郵都應該收到,何況此類機密檔案有特殊的傳遞渠道。

“再等頂多一天吧,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吧市長過問總不太妥當。”方晟無奈道。

他已猜到張衛康等人檯面上不便反對,卻使出下三濫的手法故意拖延檔案送達時間,還別說,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有時面對這種不成章法的招數還真的無計可施。

不計較吧真會吃虧,計較吧說你小家子氣。

幸好張衛康也不敢做得過份,第四天上午也就是付葉向陶之亮回報時,於道明終於收到百鐵抄報的檔案。

與紀檢室主任訾樂天仔細看完所有材料,下午便來找陶之亮,速度已經夠快還是慢了半拍。

此時付葉介紹戴計田違規違紀情況後主要談了三點意見——雖說常委會討論,作為經辦案子的省紀委要拿主導意見供參考:

一是從調查瞭解情況看戴計田同志確實存在違規違紀行為,但縱觀事態全過程竟然由謠言開始,說明銅嶺甚至百鐵存在一小撮反對戴計田同志的勢力,利用他跟隨考察團在外的機會掀風作浪從而達到不可告人目的,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和警惕。

二是透過材料複核、現場核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戴計田同志參與並策劃材料中絕大多數問題,人證方面層次豐富,都是戴計田同志工作期間的部下、助手或合作伙伴;物證方面卻略顯不足,原始憑證等基本是戴計田同志愛人、子女、親屬、鄰居、同學等等,就找不到直接寫有他名字的證據,可見戴計田同志的問題主要是自身要求不嚴謹的問題,是對親屬朋友缺乏應有約束和防範的問題,也是百鐵廉政建設推進不力、自我排查與排查走過場淪於形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