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章 戰略投資(第1/2頁)
章節報錯
眨眼間工夫方晟已想好措辭,從容應道:“這話一聽就知道陶董事長是內行,不錯,城商行增資擴股就衝著上市方向去的,需要有基於銀行長期多元發展為目標的投資者積極參與,徵宇主動請纓那是再好不過了,回頭我給具體負責金融領域的建輝市長打個招呼,務必密切配合,爭取早日達成合作!”
“好好好,有方市長支援我就放心了。”
陶銘見方晟表態得很爽氣,懸著的心先落了一半,當然今天只是過場不便談得太具體太深入,接下來隨便聊了幾句便起身告辭。
回到座位上想了會兒,方晟撥通董建輝手機,簡短地說:“徵宇的陶銘可能要去找你談關於戰略投資城商行的事……”
“啊!”董建輝很顯然嚇了一跳,匆匆道,“我在參加一個會,馬上……不,現在就去您辦公室!”
緊張的語氣讓方晟有些奇怪。
官至正廳已修成八風不動的城府,按說不會輕易表露出內心情緒波動。
不到十分鐘董建輝便坐到方晟對面,直入正題道:“怪不得那次市長辦公會後市面有人大量收購城商行股票,原來是徵宇搞的鬼!”
“哦,這方面我不太懂,建輝講講搞鬼怎麼回事?”方晟坦率地承認這方面自己是外行。
董建輝道:“從牡丹谷專案突兀轉到戰略投資城商行,方市長內心深處肯定有鬆口氣的想法,覺得戰略投資無非存在收購價問題,給誰都是賺,何不做個順水人情……”
“面值一塊錢的原始股資產質量再好頂多賣到三塊吧?上市起碼翻一番;壓到一塊五以下賺個三四倍五六倍都沒問題。關鍵在於上市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有可能一路綠燈三五年就順利過關;有可能耗個十年八年還在走流程,這個過程中各項經營指標達不到要求意味著前功盡棄,所以準確說應該是風險與機遇並存。”方晟道。
“方市長是從戰略投資角度分析,其實還有更陰險的玩法,”董建輝道,“具有惡意的戰略投資者在臺面取得百分二十股份後,會繼續透過多個渠道收購股份,包括內部員工股、社會股等等,逐步提高在城商行的佔股比重直到取得控股權!”
方晟長長“噢”了一聲:“我聽明白了,懷有惡意的戰略投資者根本不在意能否上市——當然上市獲得更豐厚,利用控股權更換董事會和經營層以安插親信,繼而採取錯綜複雜的資本運作掏空銀行家底……”
“目前徵宇是龍澤城商行最大的股東,董事長、行長、主管信貸副行長、主管財務副行長、財務部信貸部老總等要害崗位都是陶銘的人,據我所知龍澤城商行最新一筆大額貸款是向三相無夏城投資公司授信四十億,而無夏城的影子股東就是徵宇!據業內透露,龍澤城商行類似業務已超過一百億,銀行很忌諱跨地區放款,何況是跨省貸款,各種風控都得不到保證,將來訴訟保全等也困難重重,隨時會有滅頂之災!”
“有沒有徵宇經手的、已經垮掉的銀行?”
董建輝不假思索道:“上高省圓塔市農商行就毀在他手裡——當然沒有直接證據,陶銘是透過皮包公司轉了幾道手取得控股權的,但手法基本差不多,把人家兩百多億優質信貸資產折騰光後甩賣給當地房產商,徹底淪為加槓桿投資房產的工具,唉,總有一天要被工農中建那些國有銀行託管確儲存款如期兌付,到頭來財政買單,說到底還是老百姓的血汗錢!”
“是這樣啊……”
方晟皺眉陷入沉思,良久問,“陶銘已經找你談過?”
“沒有。戰略投資城商行是大事,給誰做、什麼價格、具體條件等等必須得到市長認可,有的地方還要經常委會討論透過。”
“常委會?”
方晟眉毛一挑,董建輝看出他的意思,但身為副市長不便評價常委,轉而道:
“城商行上市對地方不僅是名片的問題,也將很大程度充實財政家底,比如原先財政出資30億一旦上市轉眼就是60億、90億甚至100多億,百鐵綜合實力、各項指標會有質的飛躍,所以……”
“所以地方正府明知個別戰略投資者心存不軌還是與虎謀皮!”方晟沉聲道,“當領導的都抱著撈現成政績的想法,哪怕城商行被掏得一文不值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兒,等到爆雷的時候早就高升了!”
“方市長講到點子上了,事實就是如此!”
董建輝深深嘆息,道,“更可悲的是城商行內部領導幹部鼠目寸光,跟某些市領導打著同樣可笑的念頭,以為抱緊徵宇那棵大樹從此高枕無憂……”
方晟目光一凝:“哦,內外勾結?”
“各有各有小算盤,有的想第一公子參股控股將來上市還不是小菜一碟?有的想有大領導做靠山以後批任何業務都方便;還有的想攀上交情後仕途方面有更高更廣闊的發展,其實,唉……”
董建輝沒繼續說,方晟卻知道他咽回去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陶銘把生意做得這麼大,陶之亮完全不知情、不暗中幫助是不可能的,但要說每件事都參與也是不可能的。
在陶之亮那種地位和級別,不誇張地說即便陶銘想認認真真跟父親談半小時以上,都得經秘書安排時間!
從早到晚,陶之亮的日程以十分鐘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做什麼事都提前做好規劃,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