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百年大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王昕光忙不迭道。
“二位辛苦一下立即把剛才談話內容融會貫通到牡丹谷開發規劃裡去,形成完整而清晰的思路,嗯,明晚市裡召開常委會做專題研究,昕光要在會上通讀並講解規劃草案。”
方晟不經意吩咐道。
“沒問題,沒問題。”
王昕光一疊聲應道,卻知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不過沒關係,這事兒可以放心大膽交給蘇若彤。
他已看出來了,相比自己她更能領悟方晟的心意。
而且草案交給蘇若彤負責,對了自己領導有功,錯了全部推給她——以方晟對她的寵信,出了岔子也只會輕描淡寫批評兩句吧。
出門時方晟不知為何考慮突然加了一句:“晚上我會去看望大家。”
王昕光與蘇若彤詫異地對視一眼領命而去。
彷彿還不夠亂,這兩天凌少波和惲俊傑紛紛亮劍。
凌少波在京都眾富豪出席的財富論壇上公開談及牡丹谷,得意洋洋地表示有信心也有能力取得開發權,並暗搓地方正府不會“看菜吃飯”搞利益輸送。
惲俊傑則在召開常委會上天上午突然率著大批記者跑到牡丹谷附近“考察專案”,擲地有聲地說君大集團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不靠走上層路線,不靠打擦邊球,靠的對品質追求到極致的工匠精神!
有趣的是兩大投資商雖然都矛頭直指“第一公子”,卻也不反對牡丹谷整體外包的模式,認為這是正府和投資商雙贏的最佳策略。
本質上與陶銘的觀點一致,分歧只是外包給誰做的問題。
就在外圍烏雲蔽日,內部壓力重重的氛圍下,當晚七點百鐵市常委會準時開始。
方晟的習慣是開會不說廢話,簡短的開場白後隨即由王昕光介紹旅遊開發領導小組最新一稿關於牡丹谷開發草案。
王昕光也知道這次會議的大環境小氣候,暗自哀嘆自己蟄伏那麼久稍稍有點機會就被捲入權力鬥爭,真是生不逢時!
參會前他抱定兩個原則:一是隻說不答,難題都交給方晟;二是反覆強調“草案”,沒定稿沒立項,一切都可以商榷。
簡簡單單12頁紙的草案,王昕光讀得艱難無比汗流浹背,主要介紹三個要領:
第一,經科學嚴謹的認證和測試,證明牡丹谷地質和山體環境適宜旅遊開發,具備立項條件;
第二,牡丹谷的旅遊定位是城市名片和人文自然景觀,市場定位是短途自由行,必須與溫泉山莊進行一體化開發,全方位拉動百鐵旅遊消費市場;
第三,從本質上講牡丹谷是易複製的人工景觀,因此發展過程中要保持適度原則,留有彈性空間,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碰撞出新創意、捕捉新商機,故而正府要掌握主動權,避免出現之前一些名勝古蹟被外包然後過度開發到令人反感地步,最終地方正府不得不高價回購的窘境。
事實上第三點就是方晟堅持正府主導牡丹谷開發的原因。
在方晟看來牡丹谷與潤澤瓏黃街差不多,並不屬於獨特無二且稀缺的資源。
臨海每個市都有大片明清建築,隨便圈塊地方就能宣稱明清一條街,隨便找個大宅院裝扮一下就能達到古色古香、典雅寧靜的韻味。
牡丹谷也是。
黃樹到處都是山,一旦牡丹谷旅遊一炮打響,各市都能找個偏僻幽靜的山谷種花,然後“菊花谷”、“芍藥谷”、“玫瑰谷”等等都應運而生,兩年就可以達到花香滿谷的效果。
方晟擔心的是開發商也預見到這樣的結果,所以抓緊前五年鉚足勁賺錢,把資源耗盡殆盡後爛攤子扔給地方正府,再尋覓下一處商機。
或者採取隨大流的做法,牡丹谷的名聲透支掉了馬上改種玫瑰,再不濟改種別的,最後弄成不倫不類的百花園,跟花農的花木種植基地沒兩樣了。
方晟的想法是,牡丹谷就是牡丹谷,哪怕二十年、三十年後堅持只種牡丹,它就是百鐵的名片,也是百鐵今後的市花、市徽,是流傳百年的金字招牌!
只是,這班唯利是圖、滿腦子想著巴結申委書計的常委們能明白方晟的苦心嗎?
喜歡掌權人請大家收藏:()掌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