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最深的坑(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玉樹慢吞吞且枯燥無味的發言聽得方晟要打瞌睡,不過剛才已經刺了戴計田一下,不可以樹敵太多,第一次常委會必須和氣收場,所以方晟索性不聽了翻閱手裡的材料。
不看還好,在魏玉樹冗長的發言期間看了不到三十頁竟挑出二十多處毛病,不僅如此,感覺這些檔案和材料……思想性、時代感比十年前的雙江還落後!
保守守成思想嚴重,領導班子除了出席各種會議活動之外碌碌無為,百鐵缺乏整體發展思路和突破方向;
市場意識淡薄,不管哪個領域都強調計劃性和秩序性,私營企業、外來資本遭到重重壓制,百鐵稍微賺錢的行業都控制在國企手裡,但服務質量與取得的收益並不對等;
百鐵城市建設和規劃諸如亮化工程、綠化帶、道路拓寬、佈局調整等等,漂亮話永遠停留在紙面上,能否實施全看國企臉色。
為什麼呢?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與沿海城市賣幾塊地皮就有大把收入不同,百鐵財政收入近七成依賴於礦區稅費——有時國企卡一卡、拖一拖還不能全部到位,用的地方太多了!
基本建設支出:百鐵以山區為主,一年到頭單是養護山路,修葺因地震、泥石流等造成的地質破壞就是好大一筆開支。
城市維護費,保障一座城市水電氣網通訊等;科教文衛費用,科技創新性質持續投入,教師工資不能拖欠,教學建築設施日常維修維護;社會福利救濟,農村醫保,政策性補貼,農業綜合開發支出等等等等……
當家方知油米貴,方晟經歷過鄞峽財政的捉襟見肘,理解入不敷出的困窘和尷尬。
然而方晟的理念是如果守著固有的蛋糕會越切越小,必須把蛋糕做大才能打破被動挨打的局面。
這個道理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從礦區發展起來的百鐵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打上礦業的烙印,這種先天基因流淌在百鐵的血脈裡,已經成為密不可分的彼此。
魚小婷舉了兩個最簡單的例子:走在百鐵大街上,幾乎找不到一位與礦業沒關係的行人,要麼親戚朋友在礦務系統,要麼從事的工作與礦區有關。
還有,百鐵最好的中學不是百鐵市一中,而是唐峰礦業子弟學校!
這就出現很奇特的局面:唐峰礦業子弟學校的經費是由集團撥款,教師、教育管理等工作歸百鐵市教育局負責。
理論如此事實上怎麼可能啊,還不是金主說了算!
所以這所百鐵最好的學校,老師招聘、調動;招生計劃;名額的控制;教學安排等所有事務的管理權都控制在唐峰集團手裡,市教育局淪為橡皮圖章而已。
擺在方晟面前的堪稱一盤死棋。
這盤棋能被下活的話,詹印和方晟上升空間豁然開朗,再也不會有人質疑他們的能力;死棋走死了,說不定還會給一次機會,但時間不等人啊,你原地踏步的時候其他人就衝上前了,比如衛君勝,比如朱正陽,比如吳鬱明。
翻著亂糟糟的材料,想著亂糟糟的局面,看著亂糟糟的班子成員,方晟驀地騰起個念頭:
桑首長到底沒放過自己,在所有選項當中,特意挑選了最深的坑!
如果說潤澤是處於下降通道的破馬車,百鐵就是身陷淤泥的醉漢。馬車止住頹勢尚能奮起直追,醉漢就算拖出淤泥也東倒西歪,根本沒有前進的動力!
詹印和自己搭班子,壓根不存在二選一的問題,而是——
一旦無力迴天兩個都從梯隊裡剔除!
想到這裡方晟內心深深地悲涼,深深地震撼,偏偏這時最後一名常委結束了關停礦區的情況通報,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他臉上。
常委們都很好奇面對這樣的爛攤子,市委書計詹印來了半個月未執一辭,新任市長會說什麼?
方晟深吸一口氣,語氣平穩地說:“同志們……”
喜歡掌權人請大家收藏:()掌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