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田螺姑娘(第1/3頁)
章節報錯
正府搞教育的初衷是什麼?方晟說,是創標杆學校,打造一流教育基地;還是普及九年制義務,提高全民素質和教育水平?依我看,目前大家選擇了前者,以犧牲山區教育來保障城區學校投入,這麼做是否偏離了教育方向?
祝雨農不悅:方市長不能把這事兒上綱上線吧?山區生源流失嚴重,學校形同虛設,教師人浮於事的現象客觀存在……
為什麼存在生源流失問題?根源在於山區家長看不到希望!農家孩子讀書,想的是鯉魚跳龍門,藉助相對公平的高考改變命運,可實際上呢,山區學校師資薄弱,教學水平落後,我注意到有些英語老師本身發音就有問題,怎麼培養孩子?方晟尖銳地反問道。
鄭拓道:山區與城區相比,確實存在很多先天上的差距,那些不是教育能解決的,而是社會問題。我們不能指望山區孩子彈鋼琴、跳舞、打網球吧?所以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近幾年來市教育局選拔的田徑、游泳等方面優秀運動員,大都來自山區,成功的途徑不止一條嘛。
一直沒開口的華葉柳說:方市長有什麼舉措推動山區教育水平?
這句話時點恰到好處,既中止了雙方爭執,又把注意力拉回成剛宣讀的方案上,顯示了高超了局面掌控水平。
確實,混到廳級這個層面總得有些真材實學,或在某個方面有過人之處,而非很多人以為如果我當市長也能做得很好,積累、經驗和智慧缺一不可,否則難以駕馭和應付複雜場面。
方晟道:前提是山區學校一個不能少!在此基礎上,市裡要選拔招聘優秀的、自願投身山區教育的優秀人材,或者定向委培等等,讓山區孩子享受與城區孩子同質量教育,這不是空話,要切實落地實施!
祝雨農閒閒道:鄞峽教育系統實際上嚴重超編,要是再招山區教師,財政可就吃不消了。
再窮不能窮教育,寧可財政赤字也要把老師配強配足,方晟的狠勁又上來了,再不濟每年組織黨員幹部捐款,每人捐兩三千就能多供一個山裡孩子上學,這筆賬划得來!
那不得天下大亂?副市長們面面相覷不敢說話。
關於強行攤派、強行要求公務員捐款,雙江已發生過幾次群體事件,怎能頂風作案?
方晟話鋒一轉:還回到剛才的話題吧,其實我不反對教師競聘上崗,也不反對壓縮編制,但怎麼競大有商榷餘地。一張試卷決定各學科、各年級老師能否上崗,太武斷也太簡單粗暴,我不贊成。方案要合理,要有可操作性,要讓絕大多數人口服心服,不然沒法收拾殘局
鄭拓道:之前有個選拔方案,教育局擔心操作繁瑣、歷時太長所以擱置了,那就是分學科按比例競聘。目前來看語文老師相對較多,而數學、英語老師卻達不到規定要求,我個人建議透過砍掉部分語文、政治、歷史編制,把資源向數理化和英語傾斜……
語文是基礎學科,不可忽視!華葉柳是語文老師出身,聽了很不入耳。
我的想法是不帶預判地進行教師資格篩選!方晟出人意料道,我不管哪個學科老師多與少,也不管編制夠不夠,首先要求是作為老師,你到底有沒有站在講臺傳道授業的資格!
祝雨農皺眉道:這……這怎麼判斷?
方晟笑了笑:語文老師最基本的要求是講好普通話,不能教出方言濃郁的學生,那麼很簡單,請提供普通話等級證書;英語老師起碼得有六級證書吧?數學老師更簡單,出.qianqian
0道應用題限時完成;物理、化學、生物……所有學科都可以考,把依賴參考書、只懂得死搬硬套的淘汰掉,然後視情況補充新鮮血液。大家覺得怎樣?
聽起來沒毛病,只是……副市長們以前從未這樣想過,均不約而同陷入沉思。
華葉柳當過七年語文老師,對學校情況反而比分管教育的鄭拓熟悉,沉思片刻道:
普通話證書、英語六級這些,對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老師沒問題,基本上大學階段就拿到證書了,可年長的老師,比如八十年代大學畢業生,當時根本沒有英語考級,怎麼辦?四五十歲的人刷考級題目是不是太殘酷了。
方晟沉聲道:讓不合格的老師教育孩子才是最大的殘酷!省城中學英語教師資格是專四,鄞峽要求六級還算高?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幾個人被反駁得啞口無言。
良久鄭拓說了句閒話:整個鄞峽都撈不出.qianqian
0個專四……水平高的跑綿蘭、舟頓了。
說明鄞峽原先的要求太低,四級證書就能報考英語老師,讓專四、專八的怎麼參與競爭?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嘛!我們卡專四槓桿,本地招不到,跑到省城大學裡招,我就不信招不來高水平英語老師!數學、物理、化學等等都是,拿外省中考、高考題目來做,做不成還當什麼老師?都靠參考答案我也能教是不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番連珠炮轟得副市長們啞口無言,不再提反對意見。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成剛宣讀的教改方案就算透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