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家族合縱(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
只說一個字對方便明白:黃將軍,蠻不錯的人,人緣挺好,不過嘛……
不過什麼?
缺乏支援力度呀,對方說,和平時代大家都沒有軍功,那個才硬呢,所以嘛……啊呀不對,你家老爺子好像有屬意的人,不是黃將軍。
我就想知道爺爺沒有正式表態?
沒,目前沒到最後攤牌的時候,一切都在私下交流、醞釀,所以一切都有可能。
白家呢?
也沒開口呀,不過,姓黃的跟白家沾點邊,只要工作做得到位有可能獲得支援……奇怪呀,你跟他有什麼淵源,關鍵時刻站到樊家對立面去了?
一言難盡,樊紅雨含糊道,反正替我關注著,有訊息及時通知。
好咧,我辦事你放心。對方俏皮地說。
結束通話電話,樊紅雨長長吐了口氣:還好,沒到最終決戰的時候,事情還有挽回的希望。
其實她並不在乎黃將軍能否晉升上將,她在乎的是方晟。從黃海到現在,她還沒幫方晟真正做一樁事——魚小婷的事她只是牽線搭橋,真正接觸的是方晟和樊偉。
能打通這個電話,就是家族子弟特有的人脈和關係網。那個女人在軍委辦,不算多顯赫的幹部,但處的位置非常關鍵,幾乎掌握所有資訊。她跟樊紅雨沒有利益攸關的聯絡,也非某個共同的派系等等,僅僅是小時候大院裡一起玩耍的閨蜜,正如徐璃和魚小婷。這樣的關係足以讓樊紅雨隨便什麼時候打電話,隨便問任何機密問題,而她有問必答,根本不會藏著掖著。
而這些問題,即便貴為軍區司令的黃將軍等人,削尖了腦袋也打聽不到。這就是特權,屬於京都家族子弟圈的特權。
兩人通電話時,於老爺子和樊老爺子正坐在後海邊一家民舍二樓憑欄眺望。
民舍沒有茶樓招牌,也不張貼招攬生意的廣告,光禿禿只有個門牌號而已。表面看這只是家普通民舍,院門正好能容車子開進去,進門一堵影壁將裡面遮得嚴嚴實實。
其實進去才知道里面別有洞天:七進深的院子,古亭長廊,假山池塘,藤巷深巷,還有一塊團花錦簇的小花園。
民舍主人是位妙人,這麼大的四合院按說擺十幾個包廂綽綽有餘,他偏只開茶舍,每天從下午一點營業到晚上九點,其餘時間自個兒遛狗架鳥釣魚,好不快活。
於老爺子拈了塊糕點細細咀嚼,嘆道:整個京城就這家做的杏仁茶是大鐵鍋現熬,又熱又稠裡面還有點桂花,跟滿大街賣的杏仁霜有天壤之別,味道完全不對。
於老,你是飽漢不知餓漢飢,我在家吃甜品是受管制的,所以不管正宗不正宗逮著就吃。樊老爺子道。
於老爺子仰頭大笑,指著他笑道:我們這些人年輕起反壓迫反專制,結果年紀大了還是落得被壓迫被專制,幾十年仗白打了。
樊老爺子搖頭道:上次看望老宋,躺在床上說現在吃塊豌豆黃比長征時吃個饅頭都難,唉,年紀大了就圖個口福,偏偏子女們從健康角度出發不讓吃……
老宋……於老爺子流露出沉溺於往事的神情,三十年前為土地政策跟我拍桌子,我說咱倆可能有一個對,也可能兩個都錯,等到十年後再回頭看,誰錯誰在全聚德請客。
哦,還有這事兒,後來呢?樊老爺子饒有興趣問。
結果都錯了,於老爺子道,事實證明人的目光總是受周遭環境、發展水平的制約,別說十年,五年後的形勢都看不準。我們低估了農村經濟發展對於土地政策的要求,吵了七個月的方案只實施一年半就面臨結構性調整,等到十年後,原先方案差不多被全部推翻,連題目都換掉了。
那麼老於,你覺得我們這些老傢伙會不會犯經驗主義錯誤,扮演阻止歷史潮流的角色?
於老爺子點了點碟子裡的糕點,道:拿綠豆糕來說,咱們小時候賣的遠遠比現在甜多了……
不單甜,油也多。樊老爺子補充道。
那時候生活條件差,人們肚裡油水少,能靠它充飢嘛;如今不同,老百姓生活富裕,動輒患上各種富貴病,不能吃甜,所以綠豆糕含糖越來越少,這叫與時俱進;可新方案不同,那是反著來呀,不給年輕人機會,大家坐地分蛋糕,那哪成?我們不能為一己之利破壞既定規則,那樣不公平,也不合規矩!
上次擴大會看你沒怎麼說話,我以為……
那種會說了沒意思,吵成一團,無非一種政治姿態而已,我想說的早就在他們幾個面前說了,旗幟鮮明反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樊老爺子深沉地看著對方,良久道:好樣的!六十年了,你沒變。
你呢?
目前為止軍隊這一塊還沒人過問,我們也不打算過早地捲入其中,保持中立似乎是最好的辦法,畢竟黨指揮槍嘛。若問我個人的意見,我跟你老於一樣,關鍵時刻不會打馬虎眼!
好,很好!於老爺子舉起茶盅,以茶代酒,乾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