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期間,牛博士、徐教授等人不停地詢問基層組織特別是鄉鎮工作開展情況,方晟信手拈來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事例,聽得大家感嘆不已,覺得中國之大最難做的就是基層工作。

方書記怎樣看待幹部選拔任用中任人唯親的現象?程教授問道。

理論上講應該堅決避免,實際工作中這麼做很正常,或者說任人唯親有其合理性。方晟道。

程教授目光閃動:哦,這種看法跟主流觀點大相徑庭啊。

那是當然,如果這會兒坐在我面前的是組織部長、鄉鎮領導,我也會要求他們不能任人唯親,方晟笑道,但作為課題研究參考,我必須實話實說。怎麼理解呢,對於身邊工作的同志,我有充分的瞭解,知道他勝任什麼工作,相對完全陌生的同志,在同等條件下,我會傾向身邊同志。打個比方,目前農學蔡博士在順壩掛職,倘若地方要組織農業方面的課題研究,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位農學博士,而不是跑到京都找牛博士、徐教授,大家說對不對?

燕慎問:如果徐教授在農學方面的造詣明顯高於蔡博士呢?

那要看我想得到什麼,是否必須請農學方面最頂尖的專家,還有人力成本等問題。方晟坦誠地答道。

牛博士擺擺手:我聽明白了,實際生活中理論跟現實存在較大的脫節,我們這些人呆在象牙塔裡太久了,不接地氣,這樣做課題等於空中樓閣,不行的。

方晟謙遜道:理論研討就需要象各位的身份,置之度外,以局外者的眼光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我只是一家之言,各位不妨更多傾聽。

這句話說得頗為得體,教授學者們頓時覺得很有面子。

是啊,更多傾聽。程教授深表贊同。

不知不覺聊到中午,燕慎點了西式簡餐加老北京烤鴨,吃完後牛博士、徐教授等人下午有活動,紛紛告辭,包廂裡只剩下燕慎和方晟。

餐後喝普洱茶有養生之功效。燕慎點了壺茶,笑道。

方晟看出他還有話要說,淺淺品嚐一小盅,說:不錯,這是最高階的金瓜貢茶。

方書記不但識人,而且懂茶呀,燕慎閒閒道,我猜,你已經知道我的身份了?

京都並不大。方晟坦率承認。

老實說結識你是有風險的,京都圈子裡沒有秘密,任何交往都會被詮釋為政治行為,上週的確是偶遇,但你的事蹟早已作為課題組研究模板,跟於家毫無關係。

方晟覺得有必要說清楚這樁婚姻的實質,道:當初在黃海我認識趙堯堯時,對她的背景一無所知,況且由於歷史原因,她並沒有被於家正式承認……

這些我都知道,燕慎微笑道,故事很精彩,其實你的仕途、你的愛情還有其它方面都很精彩,關於這些,京都圈子流傳著不少段子,估計有些你都沒聽說。

我想大概沒有辯解的機會了。

何必辯解呢?傳奇也是一種特殊待遇嘛。我好奇的是,從仕途起點三灘鎮到順壩,經歷很多磨難,也遭遇過打擊,到底什麼信念讓你支援下來,頑強闖過一道道障礙?

方晟沉思良久:之前從未有人這樣問過……我不清楚怎麼理解信念二字,可能是骨子裡天生不服輸吧,還有就是想真正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官場常見的傾軋,不可避免要耍些手段,動點心機,但我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拿江業前任書記費約來說,致使他下臺的蓮花河河道整治工程,從開始我就不贊成,後來作過提醒,梧湘上游洩洪那天我沒有看熱鬧,也積極參與抗洪搶險。因此直到費約免職歸隱,沒抱怨過我一句,他不是輸給我,是輸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