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激烈辯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風平浪靜,好像什麼都沒發生。白翎沒訊息,趙堯堯打電話說昨晚回家後母女倆賭氣不說話,今早母親就離開了。
臨走時什麼都沒說。她強調道。
方晟聽了白翎的話,知道她背後家族不會善罷干休,但眼下多說無益,遂笑道:會不會因為我們訂婚嚇著她了?
沒敢說。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豈不讓他們徹底斷掉念想?
她聽出他的調笑之意,靦腆地說:最美好的東西要留到最美好的時刻。說著都覺得不好意思,捂著臉趕緊結束通話電話。
上午縣裡派了輛車,方晟和程庚明,愛妮婭和設計師吳工一行四人到沿海觀光帶實地考察。
剛開始氣氛還算融洽,愛妮婭按省裡的思路提出一期工程施工重點,那就是修路:
一是圍繞護堤林修一條環形水泥路,初步形成森林公園雛形;二是在森林公園內部修三縱兩橫五條路,打通物資運送通道,搭建起公園主幹道;三是修建沿海觀光帶的觀光大道,將森林公園、沿途景點和規劃中的七處觀海臺串連其中,將來二期、三期工程觀光大道向南將直通黃海與省城的高速公路,向北延伸到鄰市的環城公路。
方晟聽得讚不絕口,說規劃若真的成為現實,對黃海、三灘鎮將是質的飛躍,必將成為經濟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程庚明卻聽出弦外之音,小心翼翼地問:愛代表,省裡啟動二期以後的工程有無前提條件?
當然有,說起來還跟方鎮長有關,愛妮婭說,與之前旅遊景點投資不同,省裡改變大包大攬的做法——以前‘扶上馬,送一程’,連商業網點和消費渠道都搭建好交給地方,投資週期長,資金回籠慢,效益也不盡如人意,更糟糕的是地方產生嚴重的依賴性,斷了糧就找省裡要,反正不能撂下擔子不管。這回採取‘基建搭臺,地方唱戲’原則,省裡出錢修路、搞基礎建設,地方解決招商和配套服務問題,一期工程後能吸引到遊客,有盈利希望,再搞二期建設,否則省裡投資到此為止,即使旅遊景點發展不了,基礎建設多少能發揮作用。省領導說這是當初方鎮長主動提出的觀點,拓展了大家的想象空間。
方晟平靜地說:省裡提供這麼好的平臺,如果縣鎮兩級不能很好地運用起來,就失去上馬二期三期的意義了。
說話間來到上次姜主任等省領導經過的夾子溝,看到一邊是浩瀚寬廣的草場,一邊是綠蔭深深的樹木,迎著徐徐海風,愛妮婭難得放下矜持,在綠茵叢中跑了一段路,道:
觀光大道兩側可以各加一條加寬版人行道,讓旅客邊欣賞海景邊慢跑。
好,我記下了。吳工掏出平板電腦。
方晟道:人行道當然要有,加寬也有道理,作用是人行道與腳踏車道的混合功能。
如此心曠神怡的海景,遊客當然忍不住慢跑或散步,哪個願意大老遠來騎腳踏車?她不悅道。
象愛小姐那樣跑一小會兒是可以,但觀光大道將近三十公里,恐怕只有馬拉松選手才能跑完全程,在沿途商業網點佈局不成熟前,是很危險的想法。海邊氣候變幻莫測,颳風下雨說來就來,到時擱在半途怎麼辦?
騎腳踏車也存在這個問題,關鍵哪個願意騎!
觀光大道建成後,鎮裡可投資一批單車、雙人車、三人車、四人車,全家共同騎車逛美景,有誰不願意?方晟反駁道,另外觀光大道沿途每隔一段路可以修個亭子,既美化環境,體現地方建築特色,又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跑步與騎腳踏車速度不同,風雨大作時加點速就能趕到最近的亭子,將來還能以亭子為支點發展商業和服務業。
愛妮婭腦中細細梳理一遍,發覺他說的沒毛病,怒氣衝衝道:記下來!
好。吳工嚇了一跳。
深入海灘方向,兩人又為觀海臺高度吵起來,愛妮婭認為至少達到十五米才能一覽無餘,方晟卻說十米足矣。兩人一個從觀賞角度出發,一個從安全考慮展開辯論,最終吳工打和牌確定為十二米。
接著對預想中的人工島——在規劃裡大概已是四期工程,兩人又有分歧。愛妮婭要修建跨海大橋,方晟認為那樣缺乏神秘感,不如只用輪渡來回。然後兩人從物資供應的流暢性,到突發事件應急能力,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相互抬槓,誰都說服不了誰,最終吳工無可奈何在方案旁邊標註:再議。
午餐後短暫休息,程庚明悄悄說:少跟她掐架,防止回去在領導面前說你的壞話。
方晟說:放心,她不會的,這種人眼高於天,自恃見過大世面,不把我們放在眼裡,非得打掉她的傲氣。
程庚明無奈,道:也許你說得對,她真不象生氣的樣子——怪不得正陽他們都說你有女人緣,對了,縣裡傳聞兩個美女為搶你一直打到省城。
啊!方晟頭都炸了,連忙追問:都哪些人在亂說,完全無中生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