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章節報錯
第一百零二章
終於到了胤禎出征的日子,我昨個晚上千叮萬囑他務必要把我叫醒,我不想再像上回那樣醒來時只見書信不見人了,況且我尚未出月子,根本不可能像上回那樣跑去宮門口目送他遠去。可誰知,他還是悄無聲息地走了,或許還是不想有太多的離愁別緒。
我醒來時,枕邊依然有一封信,上面壓著十四給弘曄打的金手鐲。我急忙展開,上面的字跡蒼勁有力:金手鐲已再次雕琢,照顧好自己跟弘曄,我會盡早回來。
我拿起手鐲,只見鐲子的裡圈刻上了弘曄二字,床下還擺放著他親手做給弘曄的小木馬,我百感交集,把信壓在自己的心口,不禁濕了眼眶……
有孩子的日子果然讓我應接不暇,我也不知為何會如此忙碌,想當初我照顧承歡的時候也沒有這般勞累,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任何的付出我都覺得甘之如飴。每天夜裡想念胤禎已成為我固定的“功課”,每一句“譏諷”,每一句蜜語甜言,每一次親密都彷佛歷歷在目。最讓我笑逐顏開的除了弘曄的笑,便是能收到胤禎的家書了,雖然很少,但能得知他的平安,我也倍感踏實。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地過去了,轉眼間夏天轉瞬即逝,秋天的腳步已悄然來臨,樹葉都迫不得已地離開了深愛的大樹,一片片地飄落了一地。
入秋以來,嫡福晉的身子便不大好了,咳疾和哮喘又捲土重來。這病原本就是換季的時候最容易複發,她平日雖勤於保養,但始終未斷了病根。我得了空便會去看她,但她始終不讓我多做停留,怕把病氣傳染給我而殃及弘曄。雖然我已記不清康熙殯天的具體日子,但我知已為期不遠。於是,我便又猶豫著要不要借嫡福晉身子不適一事,寫封家書給胤禎,看他是否能夠稟明康熙好讓他早日回京。
我的心情像當初給八爺寫信時一樣矛盾不已,歷史雖是歷史,但為什麼我不能做點什麼讓悲劇少一點呢,或許這樣一來胤禎還能來得及見康熙最後一面,而且我真的很想知道歷史上對於四爺即位的傳言究竟是真是假。
幾次寫了撕,撕了寫,我始終是猶豫不決,頭痛不已。於是,我便想先去探望了嫡福晉再說。來到她的房裡,丫頭芳霞正喂她喝著藥。我見她稍稍有所好轉,便想今天多逗留一會與她作伴。
“姐姐今天看來精神好些了呢。”
芳霞見我來了,搬了椅子讓我坐下。我打算還未作出決定之前,暫且不向嫡福晉提及寫信一事。
嫡福晉用帕子抹了抹嘴,緩緩地說道:“是啊,喝了這麼多苦藥,病不見好氣色看起來倒好。”她頗有些無奈與自嘲。
“怎麼會呢?只要姐姐放寬心,按時服藥,悉心調理,必定會好起來的。”我著實幫不上她什麼,只好說些鼓勵安慰的話。我一直驚訝於她的氣韻肚量,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著淡定平和,有時我也會懷疑她究竟對我和十四有沒有一絲醋意?或許這樣的女子在古代有不少,但我仍覺得稀奇。有好幾次我都想開口問她,但話到嘴邊最終還是嚥了回去。
她朝我微微頷首,我想今日興許可以一問,遲疑了片刻,我開口道:“姐姐,你對妹妹我沒有絲毫恨意嗎……”話音剛落,我就後悔了,如果有,不是正戳中她的痛處嗎?如果沒有,我又是否會真的深信不疑?
她微微一笑,從容地看著我,說道:“妹妹,有哪個女子不期盼丈夫對自己一心一意呢?但是十四爺對你一往情深,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十四爺的錯,只是你們冥冥之中有這緣分罷了,這是天意,任誰都阻止不了,我又何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更何況人要懂得惜福,我以前說過,我自是坐在爺身邊最尊貴的一個,而你是坐在爺心尖上的一個。人不能太貪得無厭,況且我還有弘明、弘暟,他們念書刻苦勤奮,對我又極為孝順,我心裡是很寬慰的。妹妹,記住,永遠不要糾結於已經既成事實的事情,這樣只會令自己徒增煩惱,心內不安而已。既非人力可改,那唯有去接受它,適應它。”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嫡福晉的一番肺腑之言令我茅塞頓開,同樣,歷史的年輪也是無法阻擋的,就像我當初給八爺寫信一般,到了最後關頭還是沒能送到他的手中,也許這就是天意,我再怎麼做,結果還是無法改變。
回到房中,我把鎮紙下寫至一半的信又撕了個粉碎,就讓我靜靜等待那一天的到來,酸甜苦辣,都要由我們自己來面對,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