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皇宮的祠堂之中,靠左側掛著一幅壁畫,畫中有一手持獵弓的壯士男子,挽弓引箭,瞄準著西北方向樹梢上的的一隻金絲燕。

此乃是衛國金氏一族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夙願:西北滅燕。

千年以來,金氏族人領導著衛國不斷髮起北伐之業,卻因種種原因功虧一簣。

傳到金成文皇帝)、金成武王爺)這一代,燕國更是仗著楊、羅二人不斷攻城伐地,國力蒸蒸日上。

所幸此代燕國君王蕭銳不是個能容人的主,眼見燕國周邊再無大患,登時生出兔死狗烹之念,明裡暗裡趕走了二人。

也是此時,金氏兄弟這才看到了伐燕的曙光。

在衛國藍田郡爆發大規模的妖獸叛亂之前,燕國正處於內亂之中,幾兄弟明爭暗鬥,民心動盪。

按照兄弟二人多年來的暗中謀劃,此時大舉犯燕,已是有了七成的把握能夠實現祖輩的宏願。

事實上,他們幾乎要成功了。

如果沒有以雲秋、楊雪等人為首的曙光聯盟出現的話...

......

曙光三年自曙光聯盟成立伊始為曙光元年),藍天郡,雲秋、楊雪聯合尚家發動馬羅鬥獸場起義。

最終,衛國西部三郡失守,馭妖宗緊接著覆滅,三位元嬰境長老身死東部邊境。

曙光四年,西方天竺國神秘僧人來訪,衛國皇帝大肆採購更新了馭妖環,國內局勢稍有穩定。

曙光五年,曙光聯盟兵分三路,大舉伐衛。楊雪領兵搗毀數處軍馬場,新型馭妖環,再次被破解!

至此,楊雪重整大軍,組成七千輕騎兵,孤軍深入朝著衛國腹部的皇城殺去。

同一時間,楊延忠領兵從破曉之城前鎮妖城)出發,從衛國北方大軍進發。

另一邊,羅君佑率領另一路聯盟軍,從東越國進入尚國被尚家勢力佔領的衛國領土),從衛國西方開始慢慢蠶食起衛國的領土。

卻說楊雪領著輕騎兵一路避開諸多關卡,憑藉著非凡的機動力直插衛國腹地,不斷偷襲著衛國境內防備薄弱處,譬如軍馬場、糧倉等等要地。來無影去無蹤,一時間攪得衛國上下人心惶惶。

派兵去圍剿吧,去的少了,有很大的可能是去添菜。

去的多了,又容易暴露了行蹤。而且這夥賊兵的偵查水平實在有些太過離譜,總是能料敵於先,或是提前設伏,或是眼見風聲不對便撤得無影無蹤。

總之,沒有人能在這支輕騎兵手中佔得便宜。

可這支輕騎兵於衛國境內可怖的破壞力,卻不能坐視不理。

更有甚者,楊雪有一次竟憑藉著陣法之利偷襲到了皇城腳下,將往城外運輸軍械的後勤軍隊大殺一通,順帶炸燬了西城門後揚長而去,再一次消失在衛國的視野之中。

萬般無奈下,金成文迫於壓力,只得抽調前線的駐防兵馬回守皇城,大範圍地派出兵馬,意圖剿滅這支令人恨得牙癢的輕騎軍。

而這一決定導致的後果,便是楊延忠、羅君佑兩句人馬於正面戰場的壓力減輕不少,因此得以不斷地攻城拔寨,率領大軍步步為營,氣勢如虹般不久便鯨吞了衛國的大半疆土。

及至妖域獅駝山妖、仙大戰之時,三路人馬早已裡應外合,將衛國剩餘的兵馬縮困於皇城百里之內的城池之中。

而楊雪所率輕騎兵的活動範圍,也被壓縮至一個極小的空間。

隨著金成武眼見局勢不利,狠下心來決計放手一搏,不顧一切地放棄外圍的兩座城池,轉而合圍於境內不斷作亂的楊雪大軍。

金成文亦是配合其兄弟的決定,調兵前後夾擊,準備將楊雪所率輕騎兵困於祁連山脈聚而殲之。

等再無內患之後,便率領大軍堅壁清野,固守皇城等待天竺國的援軍。

這夥楊雪率領的輕騎兵,實在是太過煩人了,便如同一把捅入心臟處的利刃,只要一攪動便會帶來鑽心的疼痛。

如果任由之肆虐下去,衛國的軍心士氣怕是不待楊、羅大軍趕到,就已經喪失殆盡了。

依據於尚家並羅君佑遍佈衛國的情報網,楊雪自是第一時間獲悉了敵人的計劃,與大後方聯絡過後,開始暗中籌劃了起來。

......

“啟稟楊將軍!敵人從北面追上來了。據探子回報,領頭的乃是五千裝備精良的重騎兵,據此地已不足十里之地。”一處山坳之中,斥候匆匆來報。

便見身著玄色鱗甲的楊雪點了點頭,在一張地圖上標註了情報後,這才回道:“恩,將斥候二營分散出去再探,一旦發現新的敵情馬上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