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劉表的兩個兒子(四更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琮今年才十四歲,當時舅舅蔡瑁讓他舉城投降時,其實這個少年很猶豫。但是他的母親發怒了:“荊州要能守得住,你自己去打仗!”
他向來頗得父親劉表的喜愛,雖然身處這亂世之中,但劉琮從來沒有上過戰陣,經歷過廝殺。小時候,哥哥劉琦會帶著他一起出去打獵,這是他最愉快的時光。但不知道為什麼,兄弟二人越來越長大了,便變得格外陌生起來。
哥哥再也不是那個笑容很陽光開朗的少年了,他總是將自己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像一個文弱的書生,而他知道,哥哥其實武功不弱的,身從名師苦練十餘年,武功又怎會弱到哪去?當然了,也肯定沒有什麼病。
劉琮從六歲開始,每天也被“鎖”在書房之中讀書寫字,再也沒有機會出去打獵了。其實他更向往外面的世界,陽光燦爛,大江之上有千帆競發,多麼壯麗的江山如畫!
自從投降了曹操後,他又過上了以往的日子,被監禁在刺史府的後花園中,每天除了讀書寫字,就再也沒有了其它的事。
曹操派了幾名美女服侍他,可當他每日裡趴在這些女子的身上之時,沒有慾望,卻只有發洩不完的怒氣。他鞭笞她們,虐待折磨她們,好像她們就是曹操。
可能,他的心中還是有一絲懼怕的,只是他不願意承認。
那日裡初見曹操,投上降書的時候,曹操連正眼也沒有瞧他,只是大笑。笑完了說了一句:“你就是劉表的逆子劉琮?”
他答應了一聲,曹操又說:“聽說,他最疼愛你這個兒子?”
語氣中充滿了無盡的諷刺,他年紀雖小,可是聽得出來。但是他沒有吭聲,只是低著頭,流著汗和眼淚。
可是今天,忽然傳來了皇帝的旨意,當傳旨的公公唸完了之後,劉琮只記得了幾句話:“封劉琮為青州刺史,遷諫議大夫,爵封列侯,立即起身前往青州。”
劉琮收拾了行囊,帶著對荊州的不捨。聽說,青州那邊是沒有大江的,可能他再也看不到白帆過江了,再也欣賞不到這江山如畫了。
襄陽城門大開,劉琮和母親蔡夫人的車仗出了門,兩人下了車仗痛哭了一番,再跪倒在襄陽大門外,磕了幾個頭。劉琮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磕頭,但那時候,他就是想磕幾個頭。
只要你跪下祈求寬恕,也許,總有人會選擇寬恕。
但,也總有人會不寬恕。
曹營大帳之中,曹操卻低聲吩咐于禁:“半路之上截殺劉琮母子,一定要做得幹淨利落。”
于禁做事一向幹淨利落。
於是,當他親自手持兩人三尖刀站立在劉琮母子面前時,劉琮面如死灰,蔡夫人身子都軟了,跪下不停磕頭,劉琮忽然平靜了下來,說道:“娘,你起來,別求他。”
蔡夫人依然痛哭失聲。劉琮面朝荊州,說道:“你動手吧!”
于禁眼中閃現過一絲激賞之意,如果這是他要殺的人,或許他會放這個少年、曾經的荊州之主一條生路。可惜了,這是曹操要殺的人,曹操的命令,他一向做的十全十美。
於是,兩顆人頭掉落在了地上,鮮血灑滿了一地。于禁看了看自己滴血的刀,在蔡夫人的身體上輕輕擦拭。
這一日,劉琮在到任青州刺史途中,為“山賊”所殺。
……
……
劉琮被殺的時候,遠在百裡之外的江夏,劉琦正在床上仰天而臥,他的傷口大面積潰爛,劉琦知道自己可能都打不完這場仗了。
忽然,他覺得心口一陣刺痛,這是一種骨肉相連的悲傷。父親劉表死的時候,他也這麼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