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考慮到玻璃製作的重要性,所以,李承乾也是親自來到現場進行監督。

當看到工匠把稱量好的粉末都倒進一個容器之中,然後再拿去煅燒,不一會,就出現了通紅通紅的玻璃水,爾後再用工具把玻璃水挑起,最後再吹制,那晶瑩剔透的玻璃就出現時,李承乾不得不感慨,這造物之神奇。

不過其實也不難怪,蘇紈曾記得自己看過唐代相關的資料。

有一次太宗問皇子,知不知道穀子是怎麼來的,這些皇子都不知道。

那可想而知,他們當然也不可能知道鐵是怎麼煉製的。

而若是連鐵都不知道是怎麼煉製的。

更別說是玻璃了。

蘇紈也是在一旁介紹道:“古人都把這一類的,從石頭當中煉製出新的東西,稱之為鍊金術。比如說鍊鐵,鍊銅,差不多也是這麼煉的。而玻璃的煉製,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而且……這世上還存在著很多很多類似這樣的方式,可以製作出新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十分好用,而且說不定還能創造出新的奇蹟。只不過,目前很多還沒有被人所發現。”

“這製作玻璃的方法是我從一本古書上看來的,怎麼說呢,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繼古人認識鍊銅,鍊鐵之後的,第三次鍊金革命。曾經是銅器的時代,爾後是鐵器時代,將來,說不定會成為玻璃的時代。”

李承乾算是看出來了,愛妃似乎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

不然,為何她說起來時,怎麼這麼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

李承乾便誇她道:“愛妃可真是博學多才,學識廣博。”

“唔……也就一般般吧。”蘇紈被誇了,謙虛地道,但是臉上的笑容卻是怎麼也止不住。

然後等過了一會,玻璃經過吹制再壓平冷卻,一小塊的平板玻璃便成型。

其實,之所以要加這一步,也只不過為了之後打磨的時候更加省勁而已。

今天主要是要攻克打磨的這個難關。

蘇紈把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而匠人們畢竟是有著多年的打磨玉石的經驗的。

因此,倒是很快便各自施展起來。

古人雖說沒有後世那種先進的機床,但憑藉著多年的經驗,以及一些簡易的工具,幹起活來,一樣有模有樣。

由於打磨是個廢時間的活,因此,當工匠都在打磨的時候,兩人便坐在一旁,把床塌給扛出來,坐在榻上喝茶聊天。

彷彿是想到了什麼,李承乾也是悄悄地對一個人說了兩句。

緊接著,那個人便去了。

爾後,又聊著過了不多久,就有一個人過來。

這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少女。

屬於放在大街上,實屬平常,即便蘇紈見了,都未必會留下很深的印象的那種。

不過對方又長得很有特色。

又或者說,他只是對這個人穿著跟宮裡的人不一樣的衣服,而覺得比較新奇。

這人一上來便道:“草民見過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