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誰不希望家中一團和氣(第1/4頁)
章節報錯
“那為什麼只有我會變成賢王,而越王不會?”
這晉王小屁孩,也挺咄咄逼人的啊。
蘇紈便道:“一定要你嫂子我說得那麼明白嗎?”
太宗也不耐煩,“太子妃有話就直說,別藏著掖著。”
“我之所以說你會成為一名賢王,是不想讓你對皇位有什麼覬覦。若是日後太子與越王泰兄弟相爭,那麼最後,最終會得到好處的人,會是誰?”
“到時候,為了同時保住兩兄弟,不管是父皇,還是黨爭過後的朝中大臣,都一定會同意立你為太子。然後再將另外那兩個不成器的發配邊疆。”
“不過你也未必就能好過,因為朝中大臣,或許更想要的就是像你這樣一個毫無根基、熟讀聖賢書,聽話懦弱的皇帝,除非有一個人能幫你,否則,一旦等父皇老去,你最大的可能就是成為朝中諸公眼中可以隨便拿捏的存在。而他們,也最喜歡這種皇帝了。”
“自古以來,君臣既是合作關係,也是鬥爭關係。”
這一天家宴,蘇紈把作為兩人的大嫂的強勢表現出來了,也把所有能讓她幾乎掉腦袋的話,都說了。
“父皇你若真心想寵愛越王,這裡都是自家人,那就在今日把事情都說開。”
“我今日之所以要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說出這些,只是不想日後,真的見到你們兄弟相爭。”
“畢竟再怎麼說,我也是把你們當成是親人的。”
“只是誰讓最是無情帝皇家呢。”
蘇紈還是跟之前一樣,小嘴很喜歡叭叭。
以她十五歲的年紀,就有這種感慨以及認識。
可以說她天賦異稟,一點不為過。
……
太宗跟長孫皇后都細細地品味著他的話。
她們驚訝的,是蘇紈的自信。
疑惑的,則是他所說的,是否真的會發生。
魏武帝,魏文帝,陳思王的事情她們當然知道。
魏武帝十分寵愛陳思王,一度想將陳思王立為太子,及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為帝,備受猜忌,最後鬱郁而死。
那首膾炙人口的《七步詩》,說的就是兩人的兄弟相爭。
太宗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對越王泰太過於寵愛了,可他身為父親,寵愛自己的兒子又能有什麼過錯?
至於長孫皇后這邊……
長孫皇后向來最識大體,如果這話蘇紈光是對太宗說,太宗可能過兩天就忘了。
甚至說不定還要給蘇紈定罪。
但有長孫皇后在,長孫皇后一定會堅定地站在蘇紈這邊。
果不其然。
只見長孫皇后率先便道,“太子妃你過來。”
蘇紈還以為他要把自己叫到面前,然後甩自己一巴掌。
咳咳!
有點心虛。
而且感覺臉上已經火辣辣地疼了。
但沒有。
他只是有種接不上氣的樣子接著說道:“你說的事真的會發生?”
他這樣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