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聽罷,也算是聽出來太子妃的意思了。

“那你的意思就是說,還是我們的錯了?”

“是我跟皇后沒看出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我跟皇后沒做到周公說的,不要對人求全責備,還有,是我跟皇后,對太子還不夠愛。”

“這孩子,她小嘴怎麼這麼能說。”

“而且還是那種拐彎抹角地罵朕跟皇后。”

長孫皇后見太宗語氣已經有所緩和,也是問道:“這些道理,你都是從那裡學來的?”

前面蘇紈所說的那些,長孫皇后都不見得覺得意外,真正讓她覺得意外的,卻是蘇紈的‘育兒觀’。

她的那句‘承認孩子的不足,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最特別的愛’,簡直戳中了他的心。

聽到了對方的問話,蘇紈便回道:“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好不要臉。

明明是透過廣大群眾實踐得出來的。

長孫皇后聽後,便扭過頭去對太宗道:“太子妃的話,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人無完人,我們又怎能要求太子不管做什麼都做得好。”

太宗其實也有點被說服。

但有一點,她還是不能釋懷,“說是那麼說,可若是傳出去,到時候涉及的可就是太子的顏面。太子是國本,將來可是要接過大唐江山的,朕不允許他有任何有瑕疵的地方。”說完,又對蘇紈道:“你的話固然很有道理,可他是太子,不是一般人。既然他是太子,那就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

“陛下。”長孫皇后。

“皇后不必說了,當然,朕也不要求太子能寫得真的有多好,可至少,一定不是如今這樣,會被人給取笑。今日回去之後,太子要好好學習如何作詩,至於太子妃你……”

太宗鳳眼一睜,“那兩匹馬的名字,是騏驥,騄耳,而不是‘忘記了名字’,‘忘記了名字’,那個渡河的人的名字,也說不出來,是甘茂,戰國時秦國名將,秦國左丞相,後任齊國上卿。你回去後,也好好讀書吧。”

真是拿她沒有辦法,‘忘記了名字’、‘忘記了名字’都能說得出來。

想到這裡,他差點就忍不住氣得想笑。

不過最後他還是板住了臉。

緊接著,便把兩人給趕了回去。

等太子跟太子妃走後。

太宗這才放鬆了下來,道:“雖說她連人家名字都忘了,但是,蘇亶也是教了個好女兒啊。”

長孫皇后聽著太宗的感慨,所以說到底,他還是認同太子妃所說的話的。

也是柔聲地回道:“有這樣的太子妃,我跟陛下也就再也不用擔心太子了。”

說著,兩人便攜起手來,相視而笑。

之後,長孫皇后又對一個奴婢道:“讓尚服局的劉司飾把之前做好的那件青玉象牙花釵,給東宮送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