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用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
愛妃在奏摺上所提出來的觀點,倒是挺新穎。
那就是‘開眼看世界’,這世上不止大唐文明,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文明,她們的風俗習慣,與大唐的中原文明大相庭徑。
瞭解這些文明,尤其是與大唐國土接壤的這些文明,不單單能讓自己取長補短,比如說,西域種的葡萄,還有葡萄酒就很好吃、很好喝,也能在一旦發生戰事的時候,不至於什麼都不知道。
其實……
蘇紈說的就是吐蕃,因為大唐的人根本就沒有踏足過吐蕃。
即便是曾經的行人馮德遐,也只是作為使臣,去逛了一圈,但是對吐蕃的內情,卻根本談不上了解。
說起來……
大唐跟吐蕃的外交,在貞觀九年的時候,或許就已經是開始了。
也正是蘇紈穿越過來的那一年。
因為大唐要動吐谷渾,勢必會讓吐蕃覺得不安,因為吐谷渾是吐蕃的北部防線。
吐蕃當然也要擔心,一旦吐谷渾歸附大唐以後,大唐會不會也要來打吐蕃。
雖然大唐可能根本不屑一顧,但是,吐蕃肯定也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所以,才有了吐蕃外臣的第一次來朝,之後,又有了馮德遐作為使臣去到吐蕃撫慰吐蕃弄讚的事。
為什麼史書上說的是‘撫慰’,這就是緣由。
而且,此前雙方一直都對對方不夠了解。
藉著這一次的外交,可以讓雙方都瞭解對方的實力。
結果……
不用猜都知道,這吐蕃的弄贊,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松贊干布,肯定是大吃一驚的。
其實真要說,這松贊干布還是不錯的。
至少在她在位的期間,大唐跟吐蕃前期雖有小小的摩擦,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平和的。
直到她死後,大唐跟吐蕃的關係才又慢慢變得不和。
很多人都說大唐送公主,送技術。
蘇紈覺得,當年吐蕃跟大唐關係之所以能有那麼好,這公主的作用一定不少。
如果沒有當年大唐把公主送去和親,說實話,後世西藏還是不是中國的,都得另說。
從武力上征服一個地方容易,但是從百姓的心裡征服一個地方,卻並不簡單。
只能說……
很多人都膚淺了,沒有大唐所經歷的民族融合,你以為,還能有後世的五十六個民族?
當然!
如果可以的話,蘇紈當然是不希望送公主的。
很多人都以為穿越者是萬能的,但是,其實穿越者,也有她做不到的事。
就好比是在這件事情上。
你說蘇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