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皇后……(第1/3頁)
章節報錯
九成宮離長安並不遠。
所以,一天不到,這信就送回來了。
而此時的承恩殿中。
藉著夜裡的燭光,李承乾便看了起來。
蘇紈剛剛沐浴完回來。
身上香噴噴的。
見到李承乾看得那麼認真,也是直接投懷進去,伴隨著一陣嬌笑。
李承乾便道:“母后讓我們別胡鬧。”
“讓我看看?”
然後……
蘇紈便也讀了起來。
在蘇紈讀著信的時候,李承乾自然也是好好地欣賞欣賞愛妃的身子。
這是荷花香!
愛妃應該沒少糟蹋宮中的荷花。
“母后寫得字還行。”
看完後。
蘇紈便只留下這麼一句評價。
只能說……
唐朝人的字大多寫得還是不錯的。
好像接著再往下去,有名的書法家就變得越來越少了。
這種現象該怎麼去解釋。
一來,可能是書法的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瓶頸。
二來,書法畢竟是一種小眾的東西。
當唐以後,有了詩詞,詩詞又從而在流傳廣度上蓋過了書法。
然後……
雖說類似宋代還有‘宋四家’:蘇、黃、米、蔡,但好像再往後,已經很少再有人去吹了。
通俗地說,就是喜歡寫字的人少了,缺乏市場了,這影響力自然也就大不如前。
因此,這有名的書法家,慢慢地也就變得少了。
畢竟最後都成幾個人玩的東西了,你要再說誰誰誰是書法大家。
只能說,誰認啊。
外行的不懂門道,便只認以前的,因為都是口碑相傳下來的。
這叫盲目從眾,即便她們屁點書法概念都沒有。
人云亦云的多得是,而內行的呢,先不說做不做得到,在這些人內部,也都還存在互相傾軋,拆臺,互懟的。
誰都不服誰。
自然,書法界自己內部都不統一,更別說讓外人覺得好了。
書法的沒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不過!
在此時的唐朝,這書法還算不上是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