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能人(第2/5頁)
章節報錯
“真是這樣?”白中元抬頭凝視。
“是的,我想說的就是孕婦效應。”何清源毫不迴避的點頭,“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開拖拉機就更容易看到拖拉機,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尤其是連環殺人案遲遲沒有進展時,必然會逼迫你們尋找案件的相同點,說到底還是先入為主了。”
白中元沒有說話,而是在細細思索著。必須承認,何清源說的有一定道理,然而真的會是這樣嗎?
不說其他的,就單說丁亮的153號更衣櫃,如果不是在那裡面發現了白花和遺像,怎麼能夠鎖定西山墓地?
有這樣的疑慮沒錯,卻也不能固執的將其認定為鐵律,這個世界上的巧合很多,刑事案件中也不例外。
當然,巧合往往都是多疑的!
為了辨別真假,接下來的很長時間白中元都在做著求證。或是直截了當、或是旁敲側擊,總之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最後實在問無可問了,這才示意外面的警員將何清源帶走,隨後與謝江一起離開了審訊室。
……
辦公室。
方言和宋春波正在看筆錄,謝江一聲不吭的喝著茶水,而白中元則是站到了窗前望著外面陰沉的天空發呆。
良久之後,方言抬起頭後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從口供來看,無論是犯罪動機還是邏輯鏈條都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何清源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的幕後真兇,可為什麼我總覺得心裡不踏實呢?”
“這很正常。”宋春波取下眼鏡,活動了下有些僵硬的身體,“從案發的最初開始,我們都處於被動的局面中,無法鎖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獲取到有價值的線索,導致對這起連環案有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本能的做出心理建設,暗示自己幕後真兇具有十分強大的犯罪天賦,繼而會下意識的認為案件背後隱藏著更多錯綜複雜的隱情,其實說白了就是和預期的落差感太大。”
“政委就是政委,說話果然不一樣。”謝江插話。
“我承認你說的有道理,可就是覺得哪裡有點不對勁兒。”揉揉太陽穴,方言將目光望向了窗前,“外面有什麼好盯著的,說說你的看法。”
目光遊離於窗外但白中元的耳朵卻注意著屋子裡任何輕微的動靜,回過頭時眼睛裡也透著思索的光芒。
“之所以不對勁兒,是因為這起案子太合理了。”
“太合理了,這有什麼不好嗎?”宋春波問。
“我還有半句話沒說完。”目光環視三張臉後,白中元長呼口氣道,“或者說,太過於不合理了。”
“你就不會好好說話嗎?”方言瞪眼。
“中元,詳細說說。”謝江催促。
見此,白中元只能攤牌式的解釋:“之所以說太合理,是因為何清源給出了清晰的犯罪動機和完整無缺的邏輯鏈條,從中找不出任何突兀或者殘缺的地方,將其拼接起來完全可以對整起案件作出近乎完美的解析。”
“沒錯。”宋春波點頭,又問,“那不合理呢?”
“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就是太合理了。”看到方言沉下了臉,白中元這才收起了這副模稜兩可的態度,直言做起了闡述,“單看口供的確沒有問題,可你們就沒發現當中存在著致命的漏洞嗎?”
“旁證?”謝江似有所悟。
“沒錯。”這是白中元始終憂慮的一點,“這起連環案的所有重要取證環節,其實都跟何清源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就拿何正來說,殺害前一名受害人之後又被後一名受害人取走了性命,這要如何證實?死無對證的情況下,我們無法還原完整的作案過程,甚至沒有辦法去指認案發現場,這太不正常了。”
“可何清源交代的很清楚,他策劃了連環殺人案,只是沒有親手實施,從這個角度來看是說的通的。”謝江表示著不同的意見,“況且在何清源自首之後對相關人員進行過走訪調查,無論是馬雅還是陳玉燕,都能夠證實他所言非虛,從而間接佐證了他口供的真實性,完全符合結案標準和程式的。”
“我贊成老謝的話。”宋春波點頭。
“……”
方言沉默不語。
“那隻黑貓怎麼解釋?”不得已,白中元只能丟擲最後一個疑點,“付龍左的口供可以證實,那天下午他遇到了一隻黑貓,遭遇襲擊後手機撥出了何正的電話號碼,後來又看到黑貓叼著屬於丁亮的黑白照片。當晚何正被殺害,而後何正又死於西山墓地,這絕對不是巧合能夠解釋的吧?”
“何清源怎麼說?”方言問。
“他說不知道什麼黑貓。”謝江回答,“至於丁亮的照片,他給出的解釋是曾經給過老鬼頭一張,方便他辨認進行後續的犯罪行動。至於怎麼到了黑貓嘴裡,有可能是老鬼頭隨手丟棄了,被流浪貓隨意叼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裡也有流浪貓?”
“有的。”謝江點頭,“因為墓園常年有人掃墓祭拜貢品很多,所以很多小動物都喜歡去尋覓食物,很常見的。”
“那或許真的是巧合了。”宋春波說著坐了下來。
“你怎麼看?”方言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