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而論,在某些方面白中元還是很佩服曲國慶的。不管是事業上的白手起家,還是針對楚六指恰到好處的謀算,都表明這個人極具智慧,出手也是乾脆利索毫不拖泥帶水,古往今來大成就者莫不如是。

然退一步看,恰恰是這種頭腦和手段,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危機感。就拿白中元來說,自打曲國慶介入這個局之後,他每時每刻都處於憂慮的狀態中,這種感受前所未有,總覺得局面正在漸漸的失控。

說不清,道不明,卻時刻纏繞在身邊。就像人生某個壓力重重的階段,忙碌起來時會暫時性的忘卻,待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又會從心底慢慢氤氳出來,由內而外侵襲全部的感官,釋放著危險不安的訊號。

車禍發生之後,白中元和曲國慶有過一次深入的交談,從而初步排除了此人洩密的嫌疑。為求保險,後來又默許了周然前往醫院和他見面,目的就是做個二次求證,最終的結果還算是樂觀。

事事良順,白中元的心也放到了肚子裡,沒想到跨省行動之前曲國慶卻突然登門造訪,並告知了已經先行一步的事實,自此憂慮再起。儘管他說此行主要目的是拓展業務,次而從旁協助警方開啟局面,收集線索。但在離開省城之後,行事卻愈發的我行我素,儼然飛鳥出籠、野馬脫韁。

白中元向來不願拿惡意揣度別人,可直覺告訴他曲國慶的動機似乎並不單純,無論是遣派蘇浩打先鋒,還是緊隨而至谷陵村,都表明他正在和警方爭分奪秒的賽跑,若無利益驅使,大致不會如此行事。

上述作為基點,聯想出車禍時的一箭三雕,何清源死亡現場用斷指拼湊出的字,輕而易舉策動龐衝的反水等等,越是進行深層次的推導,白中元便越是覺得驚悸,一切都像極了曲國慶所說的權術。

真正的轉折點,是曲國慶在不通氣的情況下住進村長家,若不是白中元在許琳的催促下打了那個電話,怕是今早也不會知曉,畢竟拜訪盤星虎屬於臨時起意,準確的說正是由曲國慶的到來所促成。

而這,也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正是由於那個電話,白中元才決定擺下棋盤,與之博弈一場。相安無事再好不過,否則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案情重大,跨省行動容不得半分差池,加之曲國慶的身份敏感,逼迫著白中元必須把控好全域性的每一個細節。有著這般考量,所以當許琳問出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時,他給予了確鑿而又鼓勵的肯定。

儘管接觸的時間不長,但白中元已經看到了曲國慶的弱點,他擅長謀劃的縝密心思其實是可以解讀出多疑之意的。可能是源於當年的洩密案,也可能是因為多年的從商經歷,總之極為在乎別人對他是否信任。

在這個核心點上大做文章,或許有可能收到奇效。

於是,便有了白中元“利用”許琳的事情。

向許琳做出保證,曲國慶是個值得信任的人,並鼓勵她將這點傳遞出去,從而營造處友好的氛圍來迷惑對方。如此一來,就有可能窺見對方的破綻,將其引誘到陷阱之中,從新將主動權奪回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白中元千算萬算怎麼都沒有算到曲國慶會先來個下馬威,在和盤星虎的初次見面中便曝光了身份,這無異於將警方置於了更加被動的局面中,初次交手便落了下風。

尤其是曲國慶剛剛說的那番話,聽起來是頗有微詞的牢騷,可正應了那句話,太多的真心話都是透過開玩笑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尤其是結合對方的城府去看,擺明為十足十的警告,這點白中元深信不疑。

最終,只能解讀出好與壞兩個結論。

第一,在曲國慶不具備洩密嫌疑的情況下,這種警告意味著他的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換做任何人都是如此,主動且毫無保留的提供協助,最終卻被人處處提防時時戒備,肯定大為光火。

第二,曲國慶這個人城府比了解的更深,如同楚六指製造的那起車禍一樣,想借助警方之後達成某種目的。

哪種可能性更大,白中元暫時也說不清楚,只能寄希望於後續案情的進展上。

既是博弈,必分輸贏!

……

許琳警惕性很強,因此並沒有跟著進入盤星虎的家裡,而是在附近轉悠了兩圈,當曲國慶走出百米左右的距離後,她來到了白中元的身邊:“去了這麼久,情況瞭解的怎麼樣?還有,他這是要去哪兒?”

擺脫掉腦海中紛雜的想法,白中元恢復了往常的樣子:“大致情況跟咱們之前瞭解的相差不多,現在去對面的茶山。”

“有線索?”

“嗯。”

白中元點頭,簡述了之前的談話。

“那就別愣著了,走吧。”

加快腳步,兩人很快追上了曲國慶,因為有著白中元昨晚的保證,所以許琳沒有任何防範之心,表現的極為熱情。

“曲叔叔,昨晚在村長家休息的怎麼樣,時隔多年再過來有沒有什麼感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相較於白中元,曲國慶對周然的態度可要好太多,笑著回應道:“人上了歲數以後,不再貪圖多好的物質條件,只求睡個好覺就成。至於你說感觸,還是有一些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民風也溫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