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看著這陶俑,眼神中滿是驚歎。

“要是這靖王墓裡只有這兩個陶俑,都夠咱們研究的了啊!”

“來,你看這裡。”

王振華指著士兵陶俑腰上的一處地方,那裡掛著一個箭袋。

楊磊知道這是老師有心在考自己。

想了一會之後回答道。

“腰間有箭袋,說明是需要弓箭殺敵。”

“但是雙手執戟,又不是普通的弓兵,好奇怪的形象。”

王振華滿意地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這是大唐羽林軍,這支軍隊都是由世家子弟組成,不論文化還是武術造詣都不錯。”

“死後都由羽林軍守墓,這位靖王真是越發讓人覺得神秘。”

王振華嘖嘖稱奇,說完把手電照向了更裡面的過洞。

“走吧,繼續往裡進,這些等回頭清理完再研究。”

......

楊磊點了點頭,拿起探照燈,又一次擔當起了探路的責任。

狹長幽暗的過洞裡面因為潮溼的緣故,有些許的泥濘。

按照之前他們測試的吃水深度來說。

這裡原來都是被地下水浸泡的地方了。

楊磊小心翼翼地走在前面。

在探照燈的光線中,很快又走到了下一個天井。

“老師,這是第三個了。”

“你說這靖王墓,裡面會有幾個天井?”

王振華走了這麼久,已經有點累了。

扶著牆蹲坐在地上,拿手電掃了掃四周。

“唐代墓制裡面,地位越高的人一般天井和過洞也會越多。”

“這才第三個而已,前面肯定還有的。”

......

幾個工作人員又開始佈設掃描裝置。

王振華坐在一旁不禁感嘆。

“現在這科技發達了,就連考古都方便多了。”

“不像以前我們那時候,墓室裡的每一寸都得靠人工測繪。”

現在靖王陵裡面的地下水都已經被排幹。

透過紅外掃描加上感應裝置就能直接完成一片區域的測繪。

然後這些資料會實時上傳到地面上的營地裡。

那裡還有工作人員負責把這些資料上傳到靖王墓資訊庫裡面。

等最後所有地方都探測完畢了,資料庫也就建立好了。

整個靖王墓所有的資訊都會被自動編輯,展示出陵墓的完整三維模型圖。

“有了地球物理探測、gps定位、電子全站儀佈網測控、全球地理資訊系統gis)記錄這些技術,老師你們老一輩的考古研究員們也才能休息嘛。”

楊磊安放好了一個測繪點,走過來蹲下。

“老師,咱們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