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替罪羊(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家客棧貴院。
樂芳菲伸頭看了看堂上的氣氛,心裡有些古怪,但又有些意料之中。
李薔此刻躺在榻上,閉著眼睛依然昏『迷』了過去。她本來只是臉上破了相,這會卻是被人弄得人事不知了。
李薔雖然心裡對王璨有所肖想,但她畢竟沒有真的跟王璨做出什麼事情,且兩人連有私情都談不上。寶怡公主對李薔出手,直接就破了她的相,委實過分了一些。
事實上,寶怡公主也只是在李薔身上撒氣罷了。但也由此可見,寶怡公主為人囂張到了什麼程度。
這件事情的處理有些麻煩。
從書生開口詢問起,堂上眾人的心思就有些微妙。
當寶怡公主的貼身婢女站出來定罪的那一刻,其他人其實心裡是鬆了一口氣的,只除了李薔本人之外。
對於王璨來說,不論他與寶怡公主關係再不好,但這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事。而在對外的利益上,王家和皇室是利益是一致的,那麼王璨和寶怡公主也就應該站在一起。
本來幾個人吵來吵去,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私事,是家事。但現在書生來了,還是以代行走的身份,那就成了公事了。
私下裡,皇室會申斥甚至責罰寶怡公主。但在公事上,寶怡公主犯錯,將會影響皇室的顏面。以往這樣的事情,都是由皇室內部解決,但這次卻被擺在了檯面上。
書生本就不想摻和寶怡公主的事情,之前提醒王璨就是想避免眼下的局面。他本來還可以默默看著寶怡公主吵鬧,但李薔那一聲尖叫,卻讓他不得不現身。因為遇上了,他若是不聞不問,便成了他的失職。
若是這件事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就是最好的處置了。
寶怡公主的貼身婢女第一時間出來定罪,此事便是化小。一名婢女怎麼處罰都沒問題。至於寶怡公主,自由皇室來私下教育。另外,帝都王家和皇室因此事欠了李家一份人情,自會在其他方面補償李家。這對李家來說利大於弊。所以對於除了李薔之外的人來說,這樣處置便是最好。
至於李薔,她畢竟是李家人。李家若是從這件事裡得了好處,想來應該不會虧待她。只是李薔被毀了容,這輩子都不會再有期待中的風光,她與王璨也更無可能了。
李薔若是甘心,此生有李家的庇護,以及帝都王家和皇室對她的虧欠,一輩子當是無憂。可她還是不甘心,在她衝出來跪在書生面前的那一刻,她的將來便不是她自己說了算了。
樂芳菲蠻同情李薔的。
任何人被毀了容,恐怕都無法立刻冷靜下來,尤其是罪魁禍首還趾高氣揚,甚至還要就此脫罪。
只是此刻的李薔,狀若瘋癲,眾人豈能讓她繼續說下去。因此,王家的幾位醫者出手了,本來只是傷了臉皮的李薔,忽然就暈倒了,然後她就閉上嘴了。
沒有李薔據理力爭,在場其他人都默不作聲。只有李元通,眼珠不停轉動,琢磨著怎樣才能為李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書生皺著眉,看著仍跪在地上的婢女問道:“剛才李家小姐所言你聽到了?她說動手的人不是你,你可有什麼要辯解的?”
婢女搖搖頭:“奴婢不知道李家小姐為何要這樣說,但刺傷她的人確實是奴婢。”說到這裡,婢女忽然扭頭看向昏『迷』的李薔,“李家小姐攀誣我家公主,其罪當誅。”
好嘛,這位婢女倒是比寶怡公主還要厲害,見著李薔昏『迷』了便敢倒打一耙。只是這婢女卻打錯了主意,她不知道在場可是還有李家人。
若說之前李元通默不作聲是顧大局,可眼下婢女對李薔欲加之罪,李元通就不能繼續沉默了。若是真像婢女所說給李薔定了罪,那這樁事情反倒成了李家的錯誤,帝都王家和皇室就不欠李傢什麼了。
李元通站了出來,他不去管地上的婢女,而是直接拱手對書生道:“小生李元通,見過代行走大人。受傷之人李薔是小生的堂妹。剛才這名婢女說舍妹對寶怡公主口出無狀引得她動怒才動手,小生不敢苟同。
舍妹幼承庭訓,禮義廉恥,戒驕戒躁,斷然不會做出對公主無狀之舉。這個婢女擺明了誣陷舍妹,若是她堅持如此說法,那我李家便要求對簿公堂,還舍妹和李家一個公道。請代行走大人為舍妹做主。”
書生感覺頭疼萬分,不由看向地上的婢女。
這個婢女倒是聰明,捨身為寶怡公主定罪,且不說她會有怎樣的下場,至少皇室肯定會厚待她的家族。但是這個婢女聰明地有些過分了,敬想倒打一耙陷害李薔。婢女終究只是婢女,考慮事情還是欠妥了。大概也是有其主便有其僕,寶怡公主狠辣,她的婢女也不是善類。
書生看著婢女問道:“果然是李家小姐攀誣公主?”
“這”在聽到李元通的話後,婢女便覺得其中不妥了,此刻也有些後悔了,只是卻不知道該怎麼挽回。
這時候,李元通倒也不『逼』書生和婢女,而是看向了旁邊一直沉默的王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事因王璨而起,雖說錯不在他,可畢竟寶怡公主是他的妻子,他就不得不表態。
李元通這一眼,便是對王璨表明,李家可以嚥下李薔破相這口氣,但不能忍下李薔被誣陷。而現在,李家願意退一步,但也劃出了底線。接下來,就該王璨代表帝都王家和皇室做表態了。
王璨心裡嘆了口氣,厭惡地看了寶怡公主一眼後道:“這個婢女胡說八道,她敢在公主身邊懷揣利器,必是有不軌之心。依我看,此事很可能是此婢女欲行刺寶怡公主,反倒被李家小姐擋了下來。請代行走大人嚴懲此女。另外,李家小姐對公主的救命之恩,帝都王家和皇室都記下了。”
王璨這句話幾乎就是把這件事一錘定音了,他自認也是對這件事最好的處理方法。至於這個婢女,既然她主動承擔了罪名,那就該想到會有什麼下場。而婢女的家族,那是寶怡公主和皇室的問題,帝都王家是不會『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