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外面起了五圈營地,外面三圈是帳篷,裡面兩圈是簡易房屋。這些地方都住滿了人,這些人在城外組成了環形外城。樂芳菲一行人雖然對情況略有些預料,但親眼看到這麼多人的景象還是非常震驚。

童璽忍不住喃喃自語:“這是通城的外環區嗎...”

樂芳菲皺眉:“嗯?這麼多人住在城外,看來入城比想象的還困難,過志江就更不用說了。”

冉玉顏:“怎麼辦?看來我們得先在城外住下來了,還好我們預備了帳篷,不過住帳篷太不方便了。”

樂芳菲:“不著急,先讓大人們去打聽一下情況。”

鄧賴子和閆飛騎馬到城門口打聽訊息,童璽耐不住『性』子跟著一起去了。樂芳菲等人找了一塊空地停放馬車,一部分下車跟周圍的詢問訊息。沒一會兒,大家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通城不收入城費,但是隻有持有官方路引的人才能進入。大部分人住在城外,也不是因為都進不了城,而是為了省錢,雖然沒有入城費但城裡的消費比原來漲了十倍。另外,城外去碼頭方便,大家的主要目的還是儘早渡河。

過志江跟過沂水不一樣,沂水那邊只有費縣段是安全地段,而志江有好幾個水域都可以過,只是通城附近的碼頭最大,船隻最多,也相對比較安全。

通城官衙不管渡江的事情,只要找得到渡船就可以過江,至於安全過江還是中途翻船,官衙同樣不管。生死自負。

總之,通城官衙的意思就是民眾自己搞,他們什麼都不管。當然通城有晉軍駐紮,如果想搗『亂』那就另說,晉軍是晉軍,官衙是官衙。

樂芳菲還以為通城官衙仍然是梁國人,但打聽後才知道一個月前通城官衙已經被晉人接手。

樂芳菲不解,就去問孫兵:“為何晉人對通城管束這麼松?”

孫兵:“我覺得孔先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過志江,以後晉人要死守志江南,同時還要開發志江南,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力,從晉國調人過來太麻煩,時間上也來不及,所以晉人需要更多的人去志江南。只是目前晉人兵力有限,不會浪費在幫我們渡河上,才會放寬要求讓民眾自己想辦法。”

樂芳菲想了想說:“這麼說來,去了南志江大家不用擔心謀生問題?”

孫兵:“應該吧,端看晉人在梁都時的舉措,孔先生對民生還是比較關注的,晉人御下的手段也比較柔和。不過待趙國軍隊真的打到志江,那時候南方會是什麼情景就不好說,徵兵是少不了的。”

樂芳菲皺眉:“我們一路走來,志江以北的各現成幾乎可以說是毫無抵抗能力,只要趙國軍隊開始南下,必然勢如破竹。”

孫兵:“沒錯,所以我們要儘快過志江,越快越好。”

樂芳菲道:“那我們還進城嗎?似乎進了城裡對過江沒什麼幫助。”

孫兵道:“我在考慮要不要分兵,大家分頭找船,這樣才能更快。”

樂芳菲:“分頭找船勢在必行。”

鄧賴子和閆飛他們也回來了,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一會兒,最終決定分頭行動。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都住到城裡去,因為他們有路引,進出通城不用花錢,至於城內消費高,這就是免不了的了。

五輛馬車載著樂芳菲一行人,順利進入通城。為了出入城門方便,他們在距離城門口的地方找了一家客棧,先預付了三天的住宿費。預付費比最後結賬可以便宜一半的價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來,最近有些人住客棧不付錢就跑了,只要找到船過河,這些人連留在客棧的行李都不要了。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客棧的價錢比原來貴了十倍,而那些過河的人都打定主意不會再回志江北。

樂芳菲一夥人包了兩個小院子,他們隔壁是阿治主僕的院子。單獨的院子比較方便進出和放東西,而且樂芳菲一夥人擠一擠住一起,比住單間划算。

入通城的當天下午,大家就忙活起來了。因為接下來是坐船過河,馬車不需要了,他們把馬車和大部分馬匹賣了,只留了幾匹馬備用,等找到船了這幾匹馬也要賣掉。

除了樂芳菲和冉家三姐弟,大家都分頭找渡船。閆飛、孫兵、張萊、丁卯和童璽負責在城內打聽訊息,看能不能有大戶人家渡河捎上他們。鄧賴子手下分成了幾夥,出城前往附近的村落打聽,看有沒有船家租船。

樂芳菲四個人也沒有閒著。通城是北志江最後一站,他們要把車隊攜帶的一些貨物賣掉,還要採購一些北邊的物品帶去南邊。

好在通城裡物價飛漲,凡是物資類都好賣,樂芳菲四人的任務進行的還挺順利。

只是找船的事情進行的非常不順利,連點有用的訊息都沒有,城裡城外船有很多,但都沒有空餘。

鄧賴子那邊都在考慮要不要乾脆搶條船了。只是搶船的後遺症太多了,首先是晉軍會不會『插』手,其次鄧賴子手下有會駕駛船的人,但是他們對志江的水況不熟悉,也不知道可以走的水路,那就還是需要本地的船幫子開船。

總之,三天過去,他們對過江一點頭緒都沒有。

.

喜歡樂芳菲請大家收藏:()樂芳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