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要強的人。

可在我眼裡,太要強的人,無法洞悉自身處境的人,其實是一種虛榮的人。僅僅為了心中那點微不足道的自尊心,虛榮心,而拒絕了別人的好意。

看到小海抹不開情面,我嘴角微翹,露出一抹鄙夷的笑容。

讀了那麼多年書,看來真是白讀了。

“其實我也想過,來老謝這裡寄宿幾天,直至找到工作再搬走。”小海嘆了口氣,被我這番“毒辣”的箴言擊破了心裡那一層虛偽而薄的要強自尊心,“可是……”

“可是什麼?”這都還能猶豫不決,我真的是服了小海:“誰沒有困難,落魄潦倒的時候,寄宿怎麼啦?老謝有不歡迎你嗎?沒有吧,老謝都開口了,你還想怎麼樣?”

“我不想欠老謝的人情。”小海抬頭看著我,臉色很複雜,“我跟老謝的關係雖然還不錯,不過……我的未來,前途無量,而老謝……並沒有什麼志向理想,只安逸眼下的生活。”

欠人情?

這是我聽過最扯淡的理由。

一個人情社會,處處是人情。

人這輩子,想不欠人情,除非出家當和尚,與身邊的所有人斷絕關係。

敢情小海這些年的書是真的白讀了,連如此簡單的人生哲理都沒有參悟透。縱觀古今中外,哪個成功人士,沒成功前沒有不欠人情的?沒有不經歷過落魄潦倒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身在職場,職場是什麼?

“我問你個問題!”我忍不住發出冷笑,諷刺道:“你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被幹掉嗎?”

“頂撞上司!”一說這件事,小海心裡就來氣。

“假若是老謝頂撞了上司,你覺得他會被幹掉嗎!”我繼續發問。

“不會,他們都是裙帶關係,一條船上的,就算關係不好,可一條船上的不可能不給面子。”小海想都不想就回答道。

“這就是了,裙帶關係?你知道什麼叫做裙帶關係嗎?通俗地講,其實就是人情世故。”中國自古以來,人情世故就一直存在著,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凝眉低沉道:“在我老家,每戶家庭每年都有一筆人情費支出,這筆人情費,就是用來維護親朋好友之間的費用。比如誰家結婚了,誰家老人去世了,都要出錢。”

“我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其實跟金錢一樣。存在就是合理,只是有的人,不懂如何利用自己的人情世故,從而排斥人情世故;而有的人利用自己的人情世故,欺壓弱小,謀取私利,這種人我打心底裡唾棄鄙視。很多人,總以為做什麼事,都可以靠自己,而不需要別人幫忙就可以成功。總而言之,就是不想欠別人的人情,可笑!活在一個人情社會,不欠人情,你還談什麼朋友親戚?”

“有舍有得,捨出去,才得到。工作也是,付出了勞動力與專業知識,你才能得到收入。談戀愛也是,總有要有人先付出,你才會得到。這一舍一得的中間,就包含了人情世故在其內,懂嗎?”

這些話,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沒有經歷過社會的磨練,品嚐過人身的苦難,是很難領悟透的。

喜歡我在上海打工請大家收藏:()我在上海打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