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魔鬼主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小子,挺拽的麼!”我當時心想,當然不服氣了,當時我已經有超過170的身高了,足足比他高了半個多頭,就沖著他說:“口氣不小麼,來就來,誰怕誰?”
開始的時候,我依靠身高的優勢,得分非常輕松,籃板也基本上都被我控制。當時的韓沖羽簡直可以說是不堪一擊,正當我洋洋得意的贏下這場比式之後,原本以為他會就此服帖。誰料到他居然奪過我的籃球,威脅我說:“再比一次,你如果不肯,我就戳破這只球。”
球在他的手上,我心疼我新買的斯伯丁籃球,何況再打一局,贏他並不困難,於是便答應了。
但第二次比式,他進步地非常快,巧妙地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在和我對決的時候將我過了以後再上籃,而在搶籃板的時候也都是靠沖搶的沖擊力去搶,或者等我拿到球後看準時機,斷我的球。我對他的這種打法非常不適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每球必爭,無論是有希望的還是沒有希望的球,也無論是他領先或者是落後都一如既往,這讓我十分感動,最後居然輸了比賽。
此後,我們就成了球友,和許多球友相識的故事一樣。我和楊靖龍都為韓沖羽的精神所吸引,他總是向我們述說高中籃球聯賽中的故事,講南洋在上海的稱霸,講光明,清華等隊向南洋的沖擊,到了全國聯賽,南洋又向武勝的冠軍進行沖擊。再講到武勝的連勝紀錄,多少球隊都來挑戰武勝,意圖終止這項紀錄,但最終都失敗了,武勝一直將這個紀錄延續了五年,從林成棟時代到姚斐然時代,一直到現在的王臨洲時代。在別人眼中他沉默寡言,但和我們在一起這些故事都在他的口中如數家珍,眼中更閃現出對他們的羨慕之情。而他總是嚮往進入一家有實力的學校實現自己的願望,不過在升高中的時候,南洋,光明,清華,惠利等高中沒有一家願意收留韓沖羽,只有來到了思元,我們也一同追隨他,來到現在的學校。
“而現在,即使是在一所籃球傳統並不優秀的普通高中,我們也和武勝站在同一個競技場上,與對手針鋒相對。這是我們高中的最後一年,要圓夢也只有這次機會了。”彭晨志語重心長地說著,字字流露著真情。聽得只比自己年長一歲的隊友講著自己的籃球故事,夏俊彷彿感覺有種滄海桑田。縱然自己還有一年高中生涯,但等到韓沖羽等人退出球隊之後,思元還能想今年一樣在全國聯賽上走那麼遠嗎?還有那麼好的運氣與冠軍武勝過招嗎?還有機會一圓全國冠軍的美夢呢?
時機就在眼前,不容自己有任何錯失,否則必將追悔莫及,抱憾終生。
韓沖羽自然清楚地懂得這個道理的真諦,李馨也在努力為實現這個夙願而努力,在場上的每一個人,都不想是自己的青春帶著遺憾逝去。他們在努力著,在客場挑戰強大的五屆冠軍武勝高中:
開賽時間過去了五分鐘,兩隊有了第一場的較量之後互相有一定了解,思元頑強的抵抗,才使場上的局勢呈現旗鼓相當的態勢。
“10:10平”邁克爾籃下強打又得到兩分,將兩隊比分扳平,沒有一隊佔到了便宜。
武勝的攻擊,顯然已經有一些觀眾開始對武勝的表現有所不滿了,這一次進攻中,觀眾的呼喊也格外努力吶喊,節奏聲統一,高喊:“武勝!進攻!武勝!狂勝!”
全場一萬多人的聲音最終形成一鼓強大的沖擊力,刺激的武勝球員的神經,沖擊著思元球員的心靈。
江成億接過傳球,墊步運了一下,虛晃一槍,雖沒有讓防守他的韓沖羽跳了起來,但還是被暫時性地引開了注意力,收回投籃的手,擊地傳給低位要求的中鋒何超雲,何超雲接球立刻順勢起身,將球打板入框。得到兩分。
“12:10”
此球過後,武勝也改變了先前的防守策略,由原來的半場擴大盯人防守變成全場盯人防守,但並沒有采用明顯的夾擊戰術。只是依靠一對一的防守能力限制你球員舒服地運球過半場。王臨洲低坐著身子,雙腿橫向飛快移動,每次都先與對手卡住其前進路線,再等對手重新判斷改變的路線的時候,王臨洲又已佔得先機可以搶先啟動了。兩三回合下來,李馨的運球頗不順暢,好容易過了半場,側身運球突破,急停中高吊給中間位置的邁克爾,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隋承安空中將球截走。
又是快攻,江成億跑出去只怕韓沖羽再追也來不及了。
“14:10”
場下的柯立恩雙手小指放入口中,吹了一個響哨,引得武勝球員注意,食指向對手一方一指,眾球員都心領神會,又展開了全場緊閉防守。不但如此還對持球隊員進行了包夾,看來是武勝打算發動一波攻擊了。
李馨對對方的突如其來有些準備不足,一心直想著避開對方的包夾而向邊線跑去,江成億和王臨洲一施壓,李馨居然被逼到絕路,一個重心不穩,一腳劃出了邊線。
“武勝中學球權!”
又是自己的失誤丟失了球權,李馨搖了搖頭,有些自責。
前場獲得球權發動進攻,裡、外、裡的傳球,雖然簡單卻很奏效,何超雲正好繞開了邁克爾,內線接球就是一個雙臂掛籃。雙腿還交錯在一起,活脫脫一個拜佛童子的樣子,還發出兩聲“呵呵”的傻笑。
“這只北極熊,真教人惡心!”卓憤憤地拿下落下的球。
“16:10”武勝這一段已經連取六分。再度開始拉開兩隊的比分了。
逐漸開始擴大比分的差距,武勝的觀眾又開始有節奏地統一呼喊:“10分!10分!”顯然要求武勝將領先的優勢擴大到10分。
這樣的喊聲在武勝的主場體育館這樣擁有特別圓型構造的體育館裡,經過四壁的回聲作用,萬人的喝聲聽起來尤勝過千軍萬馬的氣勢。而在聲浪包圍下最低層的場上球員,感受到的卻是壓迫在頭頂上的震懾力。武勝在此早已身經百戰,自然是早已習慣,何況都是為他們助威的聲音。而思元分明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此時來自場外的幹擾,比之前球隊遇到的任何一場比賽都要來得更為強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也變得異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