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雖然落後15分,但李宵龍的臉上卻露出了笑,能夠和當年大學的勁旅打成這樣,並且在除了控衛其餘位置身高都相差較多的情況下,也不畏懼對手,敢打敢拼,若不是比賽後段經驗不足被對手連續得分,差距也不會達到15分。

“不愧是當年上海大學的四強之一,雖然幾年沒好好打球了,可到底能力擺在那裡啊!”夏俊對於對手的表現還是贊賞有加。

“是啊,名門交大隊,這可是我一直都想進的大學啊。”

“這次練習賽教練和峻毅哥真是用心良苦了,這支球隊的打法和武勝高中有些類似。用這樣的對手給我們當陪練,非常具有針對性。比如中鋒位置上,曹摯祥的身高和力量與武勝的何超雲很相似,都屬於力量型的中鋒。而小前鋒穆翔和上官雲就好像武勝的江成億和王臨洲,速度奇快,擅長打快攻。”韓沖羽一眼便看出了教練安排這樣一支球隊來打熱身的意圖。

“並且他們的整體高度很高,這一點也和武勝高中很像。這都需要我們去適應。”李馨補充道。

“嗯,大家剛才應該都看過剛才的曉雪貼出的對陣表,如果我們能夠進入第三輪的話,那麼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就該遇到武勝高中。是否能夠更進一步,最關鍵的就是這場比賽了。”

“原來教練都早已經將目標瞄準武勝高中了,並已經給球隊找來了假想對手。”

“上半場表現不錯,下半場繼續努力啊。”李宵龍來到了圍攏的隊員中,雖然對隊員的表現還算滿意,但漏洞缺陷總是有的,李宵龍這樣富有經驗的教練當然不會放過更正球隊缺陷的機會,將上半場表現的不足一一告訴隊員們:

“上半場內線漏洞太大,被對方搶得前場籃板的二次進攻一共得了10分之多,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知道上半場籃板球之比是多少嗎?”說著,李宵龍從田建中手中拿過一份統計資料:

“28:18,落後了整整10個,其中前場籃板就輸了7個之多。”

“雖然我們的內線高度不及對手,但並不見得我們的籃板球就要輸給對方,卓一凡的彈跳應該在對方的內線隊員之上,只是要把握好起跳的時機,同時貼緊對方,用手肘著一邊做出一個手肘抵人的動作。

“大彭控制住後場籃板,卓一凡多對前場籃板進行沖搶,將籃板球的優勢奪回來,一旦控制好籃板球,這場比賽的優勢就將向我們這邊傾斜了。”

思元這邊教練和隊員在仔細討論球隊的技戰術安排不同,作為來參加練習賽的原交大隊,沒有比賽的壓力,心情相應比較輕松,和多年不見老隊友見面,周峻毅更多的是聊起了從前隊友們的近況。

“哥幾個這幾年都還好吧,今天怎麼才來了8人?掌全奕和範文陵怎麼都沒來?”周峻毅拍著穆翔的肩膀,問道。

“掌全奕怕是來不了了,他現在可是大忙人,大紅人了。過不了多久,我不說你也知道他幹嗎去了。”

“怎麼盡和我兜圈子啊?他小子到底幹嗎去了啊?”

“他最近在上海鯊魚隊試訓呢,據說主教練很看中他,馬上就要簽約了,沒準還是個主力呢,就要參加cba了吧。”

“這小子,幾年不見,混得真不錯啊,我們中大概就他混得最好了。”

“那麼範文陵呢?”

“他可走背運了,原先在一個地方隊打cba乙級聯賽,前一段時間訓練中小腿腓骨骨折了,在家躺著呢。當然來不了。你峻哥一句話,我們當然能來的都來了。”

“那……那有沒有鵬飛的訊息?”提到從前的手足兄弟,周峻毅開口有些猶豫,這讓他又想起過去那些當年做的後悔事。

眾人都搖了搖頭,都6年了還是沒有任何音訊。

“怎麼樣,這支高中球隊還不錯吧。”周峻毅轉移了一個話題。

“嗯,真不錯哦,高中球隊就有這樣的水準,想我們高中的時候恐怕都還遠不如他們呢,對吧?阿雲。”劉勇濤笑著朝上官雲點了點頭,氣氛重又輕鬆起來。

“恩,那個4號是隊長吧,得分能力真了得,如果現在就來我們學校想必也是絕對主力。還有那個9號,籃很準,意識也不錯,就是身體單薄了些。”

“我覺得10號也很厲害,雖然得分不多,但大約一半的進攻都和他有關,傳球很到位,控球也很嫻熟,場上意識更是上佳。”

韓沖羽,夏俊和李馨都給原交大的球員們印象深刻,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到這三人,但可以遇見的是決不會是最後一次。

下半場開始,卓一凡和彭晨志對中場教練的意圖要求貫徹得不錯,後場籃板基本控制住了,但前場籃板依舊欠缺。

在上半場的比賽中,思元的進攻中比較欠缺的就是內線的進攻,彭晨志雖然一直以發揮穩定而一直穩做隊中主力中鋒的位置,但在李宵龍的眼裡看來,大彭身上缺少一種侵略性,這樣在面對全國聯賽中內線強大的球隊的時候,將會非常吃虧。

“大彭,拿住球,不準傳球,往裡抗。”彭晨志剛接到球,李宵龍就在場邊向他大喊。

教練的命令實在不敢違抗,彭晨志只有硬著頭皮向內抗,只有90公斤體重的大彭比11公斤,若是在拳擊比賽裡的話,兩人完全不在一個級別。抗不進去,只有硬投,卻被結結實實地蓋了一個大帽。

“嗨!”李宵龍失望地一甩手,眼睜睜看著對方發動起進攻,上官雲快攻得手,如果這場比賽是和武勝的話,中鋒進攻方面的弱勢可能就是致命的。

比賽一點一點進行,對方雖然換人頻繁,但無論是203c的劉勇濤鎮守內線,還是197的劉勇濤和188的穆翔擔當重任,甚至是189c的穆翔客串內線,思元都無法真正佔據內線的優勢,得分多靠外圍的李馨,夏俊和韓沖羽。得內線者得天下的道理,只要是對籃球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內外結合的球隊才是真正的強隊;否則一隻腳瘸腿的球隊,無論如何都是走不遠的。

“如何在短時間內改善球隊的內線??”這樣一個重大困難擺在了李宵龍和思元教練組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