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注視下,這一對盔甲整齊、訓練有素計程車兵走到了近前。

崔公子興奮起來,“我爹派的援兵來了,你們就等著被抓吧。”

珠兒的親戚們也屏息靜氣地在一邊看著,希望看到楊安和趙七被帶走的場面。

可是下一刻,他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只見為首士兵徑直楊安面前,拱手行禮道:“下官拜見楊大人!”

“什麼?”崔公子呆住了,“這些士兵不是我爹派來的?”

珠兒的姑媽、舅媽們也都目瞪口呆,她們沒有看到想象中的場面。

只有之前一直在緊張狀態中的珠兒,此時終於放下心來:楊公子說得都是真的。

這一刻,珠兒覺得,這麼多年的等待,這麼長時間以來受到的委屈,都值得了。

下一刻,在眾目睽睽之下,楊安下令,將崔公子抓了起來。

至於那些衙役,楊安看在他們只是奉命行事的份上,暫時沒有處罰他們。

但是崔公子的父親,崔縣尉,楊安覺得需要得到應有的懲罰。

御史大夫,有監察百官的職責。

而這個崔縣尉,卻放任其子胡作非為,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應該比他兒子好不了多少。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經攤上這件事了,作為御史大夫,他就有責任將這件事管到底。

楊安當即決定,帶著官印和令牌,在趙七和太子東宮士兵的前呼後擁下,直奔縣衙。

至於母親和珠兒,他相信經歷剛才的事情後,那些勢利的親戚斷然不敢再為難她們。

看著楊安在士兵的護送下,威風凜凜地走遠,珠兒的親戚們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她們現在有點後悔,之前從門縫裡看人,把楊安給看扁了。

現在就是借給她們一百個膽子,她們也不敢為難楊安的母親和珠兒。

不僅不敢威脅,連巴結都來不及,她們擔心之前的冷嘲熱諷要是被楊安追究起來,可沒好果子吃。

楊安前腳剛走,姑媽、舅媽們就將珠兒前呼後擁地送進了屋內,隨後又請出楊安的母親,七嘴八舌地爭相討好起來。

這個羨慕珠兒有眼光,那個誇楊母身體健康。

第三個贊珠兒是旺夫相,第四個祝楊母福壽綿長。

最後楊母被誇得不耐煩,發了一通火,將他們一個個轟了出去。

只剩下楊母和珠兒,落得個清淨。

珠兒只覺得苦盡甘來,楊公子終究沒有負他,流下喜悅的淚水。

楊母便拉著珠兒的手,兩人慢慢談心。

楊母和珠兒在家中談心的時候,楊安已經帶著人到了縣衙大門口。

早有人入內報知,一人身穿青色官服迎了出來。

在驗過楊安的官印和令牌後,來人自我介紹說是本地的錢縣令,隨後將楊安請入院內,奉上茶水熱情招待。

楊安一問,崔縣尉卻不在縣內,說是因為家中鬧矛盾,回家處理家庭糾紛去了。

仔細一問得知,原來是崔縣尉娶了老婆之後,又娶了幾房小妾,前面幾房小妾好歹與正妻年齡相差不大,也無法爭寵,還算尊重正妻。

只是兩年前,崔縣尉又娶了一房小妾,仗著自己年輕貌美正得寵,不把崔縣尉的正妻放在眼裡。

正妻自然對這新娶的小妾越看越不順眼,兩人經常為一點小事鬧得雞飛狗跳,讓崔縣尉成天焦頭爛額。

楊安聽得好笑,崔家還真是父子多情,一脈相傳。

可跟著楊安就想到一個問題,這對父子,妻妾成群,他們養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