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高穎免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素和楊約商量的結果,是趁著隋文帝追求享受之機,除掉支援太子的第一宰相高穎。
高穎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遠比楊安重要。
既然高穎如此重要,楊約和楊素為什麼沒想過要拉攏他?
一是因為他們不想屈居人下,就算高穎能被拉攏過來,以高穎的能力和聲望,必將在楊素之上;
二是因為他們深知高穎的為人,不可拉攏。
高穎有才有德,為人正派,處事向來不偏不倚。他可不像楊素一般,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除掉高穎之後,他們下一步的計劃,才是除掉楊安。
在他們看來,除掉楊安可要容易得多。
除掉這兩人的同時,楊素和楊約可以趁機上位,牢牢掌握朝中大權。
到時候,一旦隋文帝昇天,無論是讓太子順利登基,還是廢掉太子,讓晉王楊廣做皇上,都是他們說了算。
楊素和楊約如此密謀的時候,楊安和太子一點都不知情。
他們以為,自從平叛江南取得勝利開始,太子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表現得十分出色,讓隋文帝十分滿意。
也正因為太子的出色表現,隋文帝也逐漸放下下來,開始追求安樂享受。
照此形勢發展下去,太子之位越來越穩固,只等著順利接班。
楊安此時考慮的重心,甚至已經轉移到了太子順利登基後的種種局面,以及採取何種措施應付。
他以為,一旦太子登基,晉王楊廣必反。
如何平息晉王的叛亂,甚至將晉王謀反的計劃滅殺於萌芽之中,他必須提前做好佈置。
這些佈置,包括在皇城各處守衛,神不知鬼不覺中安插上忠於太子的人。
那些手中握有大權的大興城守衛將軍,楊安則安排太子手下的武將秘密結交,關懷備至,讓這些人對太子感恩戴德。
就在楊安趁著隋文帝追求享樂暗中進行各種佈置之時,卻得到了一個不利的訊息。
開皇十六年正月,晉王楊廣從駐守的幷州回來探望父皇母后。
楊廣十分善於表現自己對父皇母后的思念之情,一番嗚嗚咽咽之下,讓隋文帝夫妻深受感動。
隋文帝感動之下,立即下令,讓晉王楊廣從駐守的幷州回遷大興城,可以帶著手下計程車兵駐守晉王府。
這樣,楊廣便可以隨時探望父皇母后,以滿足他的孝心,同時也可以緩解獨孤皇后的對兒子的思念之苦。
這還只是楊安得到的第一個不好的訊息。
不久之後,又傳來了另外一個更壞的訊息。
這次的壞訊息,跟謀反案有關。
此處某犯案的主角,名叫王世積。
王世積被仇人告發,說他曾經請人看相。
若是普通看相倒也罷了。
問題是看相之人,說王世積貴為國君。
這王世積若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隋文帝大可一笑置之。
問題是這王世積是一名將軍,曾經擔任涼州總管。
而且在擔任涼州總管期間,王世積曾經和手下議論涼州是用武之地,可以把這裡作為基地,圖謀大事。
這不明擺著是要造反嗎?
雖然這件某犯案,僅僅只有人證,並沒有查到其它證據。
但是,這個王世積,是第一宰相高穎向隋文帝推薦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