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長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見到太子殿下。

要知道太子殿下,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國儲君。

只是太子見到他後,便要砍他的人頭,甚至還要株連九族。

這讓黨長嚇得差點大小便失禁。

好在太子僅僅只是嚇唬他,並沒有真的要殺他。

但楊安還是跟在太子後面,給這個黨長上了一條緊箍咒:

必須將剩餘的官糧,立即發放到所有的災民手中。

而且不得再有任何巧立名目、貪贓枉法的行為。

黨長見自己的小命終於得以保留,哪裡還敢反對。當著幾人的面,立刻派人到各村敲鑼,通知災民前來領糧。

而為太子和楊安帶路的老丈,則第一個領到了糧食。

老丈對太子等三人千恩萬謝,一定要請他們再次到家中,要盛情款待他們。

可是楊安等人再三推辭,堅決不肯。

因為楊安考慮到,這些發下來的糧食,畢竟有限。

他們三人要是真的到老丈家去吃一餐,都足夠老夫妻倆省著吃好幾天的了。

在黨長的計算之下,一人平均不到六斤的糧食。

而且這每人不到六斤的糧食,還得結合每戶的實際情況進行發放。

如這戶人家,家中老人小孩多的,自然糧食分到每個人頭上,就會比平均數要低一點。

而另外一戶人家,家中青年壯年多的,糧食分到每個人頭上,就會略高於平均數。

老丈這一戶,因為只有老夫妻兩人,領到的糧食本應低於平均數。但黨長看在老丈有太子等人撐腰,多給了一些。

楊安和太子看在眼裡,相視一笑。

他們並不想用手中的特權來謀利,可是黨長卻很自然地把老丈視為他們的人,並給了特殊待遇。

或許,這就是人之常情吧。

而在對待其他人上面,黨長可就沒有這麼客氣了,都是照著登記冊上的數字,該給多少就給多少,一點都不含糊。

僅僅從這方面來看,黨長在這個位置上還算勝任。

楊安忽然想起他穿越之前的那個世界,那裡同樣有貪汙腐敗。

而且貪汙腐敗的,都是各行各業裡面的佼佼者,都是能人。

一個人,尤其是身在重要崗位上的人,越是有能力,越有機會貪汙腐敗。

這種機會,因為其低成本高收益,所以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抵制這種誘惑。

想到有能力的人,楊安忽然又想到了這個世界的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

晉王楊廣有沒有能力?自然是有的,否則他也不會贏得皇帝皇后,以及一眾大臣的稱讚。

為何楊廣能贏得稱讚?晉王楊廣一直以隋文帝為榜樣,從未有過貪汙腐敗的行為,便是其中一方面。

反觀太子楊勇,有沒有能力?同樣有能力,而且在楊安的用心良苦下,已經告別腐敗享樂的壞習慣,正在讓太子的地位越來越牢固。

楊安陷入沉思的時候,院子內堆著的糧食已經越來越少。

根據楊安的要求,黨長沒有將太子的身份告訴災民,只是說朝廷派下來的官員,奉皇上聖旨來給大家發放糧食。

而每一個前來領糧食的災民,在領到糧食後,都當場跪下,面對著京城的方向謝恩:

“多謝皇上賜給小人的糧食!”

“皇上萬歲!萬萬歲!”

太子看著百姓們虔誠的模樣,心有所感,看向楊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