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都藍身為可汗,畢竟見過大風大浪,不是一個輕易失控的人。

他既沒有殺掉大義公主,也沒有殺掉安遂迦。

但為了表示對大隋對大隋的忠誠,他還是將挑撥自己造反的安遂迦綁起來交給了長孫晟。

都藍可汗告訴長孫晟,說這個人你也帶回去處理,要殺要剮隨你便,總之不要讓我再看到他。

都藍為了表示自己的真誠悔過,甚至將楊安和趙七也交了出來,說這兩人也是你們大隋逃過來投奔我的,你們一起帶走吧。

楊安和趙七本來還想繼續潛伏一段時間,至少要看到大義公主被都藍徹底拋棄或殺掉,才能放心。

可是現在的身份已經暴露,他們只能跟著長孫晟回到隋朝。

經過這件事之後,大隋成功地離間了都藍和大義公主的關係。

但僅僅疏遠大義公主和都藍的關係還不夠。

因為大義公主隨時會和都藍重歸於好。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突厥的風俗習慣和中原不同,突厥民族對貞操不像中原看得那麼重。

雖然都藍剛得知真相時,恨不得殺了大義公主。

但是說不定過了兩天,大義公主給都藍認個錯,賠禮道歉一番,大義公主又重新樹立威望了。

楊安跟著長孫晟回大隋的路上,兩人便開始商量如此徹底解決大義公主這個隱患。

回到大興城後,因為楊安和長孫晟表現亮眼,隋文帝加授長孫晟為開府,任楊安為尚書右僕射,與高熲同掌朝政,同時仍然兼任太子少師。

這日退朝之後,隋文帝將楊安和長孫晟留了下來,詢問如何徹底解決大義公主。兩人將商議出來的計策獻給了隋文帝。

這進一步的計策便是:美人計。

長孫晟和楊安回到京城後不到一個月,隋文帝又派第二批使者去了突厥。

領頭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裴矩。

只不過長孫晟到突厥是去抓人,而裴矩是來送人。

裴矩到了都藍面前後,宣讀隋文帝的詔書,說大義公主對大隋圖謀不軌,即日起廢黜大義公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裴矩宣讀完廢黜詔書後,示意隨從帶上來四個美女,告訴都藍,這是大隋陛下送給可汗的禮物。

雖然大隋不認公主了,但是大隋與突厥的友好還在,大隋也希望能和可汗繼續交往下去。

隋文帝的用意很明顯。

廢黜大義公主的封號,就是告訴都藍,從此之後,大義公主已經不受大隋的保護。

你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要殺要剮隨你的便,不用害怕影響大隋與突厥的關係。

而賜給都藍四個美女,是用來作為大義公主的替代品。

隋文帝用行動告訴都藍,你看看我替你想得多周到,連新人都給你送來了,而且一送還是四個,那個“舊人”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你還是殺了大義公主吧。

隋文帝的用意已經如此明顯,都藍當然不可能看不出來。

但是都藍沒有對大義公主採取任何行動。

雖然都藍確實被四個美人迷住了,整天圍著她們轉,徹底把大義公主冷落到了一邊。

但都藍並沒有廢掉大義公主,更沒有殺她。

大義公主名義上還是突厥的可賀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