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皇宮正殿,含元殿。

早朝開始後,有事要奏的大臣紛紛呈上奏章。

楊安也呈上了自己的奏章,並有意放在了最後一個。

他早就考慮到,因為修建皇帝行宮,而致使百姓慘死,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隋文帝一向愛民如子,而且十分在意自己的名聲。

如果百姓是因修建行宮而死,顯然會大大有損於他愛民如子的形象。

不出楊安所料,當隋文帝最後看到楊安的奏章後,沉默良久。

朝中眾位大臣看皇上臉色不對,人人心驚膽戰,以為即將要迎來一場狂風暴雨。

但隋文帝並沒有馬上發作,而是宣佈退朝。

宣佈退朝的同時,隋文帝將高穎、楊安和楊素留了下來。

等其餘大臣全部走出含元殿之後,隋文帝喝道:

“大膽楊素,眹命你修建行宮,你卻殘害百姓,該當何罪?”

楊素見隋文帝臉色不善,卻忽然對自己發怒,上前施禮道:

“回陛下,臣不知罪從何起?”

隋文帝聽楊素回答竟不知有罪,頓時更加憤怒,拿起將楊安的奏章,啪的一聲扔到了楊素面前的地上,

“你自己看看,這上面說的,難道還冤枉你不成?”

楊素撿起地上的奏章,看完之後卻不慌不忙道:

“陛下,這些都是造謠。”

“造謠?”隋文帝反問道,“你的意思,難道這本奏章,是有意在誣陷你?”

“當然是在誣陷微臣。”楊素鎮定自若:“臣為陛下修建行宮,一直盡心盡責。”

“臣素知陛下愛民如子,怎忍心殘害百姓,違背陛下心意?”

“陛下,”楊安聽楊素如此說,頓時忍不住了,“臣在奏章中說得明白,臣的手下,在修建行宮的所在,親耳聽聞民夫說有活人被埋進山谷之中。”

“如此行徑,難道還不是殘害百姓?”

聽到楊安的話,隋文帝瞪著楊素,

“活埋民夫,可有此事?”

“陛下,”楊素絲毫不慌,“臣以身家性命擔保,絕無此事。”

“臣在為陛下修建行宮的過程中,對那些偷奸耍滑的民夫,難免會略施懲戒,”

“想來,定是這些小人因而生怨,有意造謠。”

“陛下,這些民夫絕非造謠。”楊安義正辭嚴道,“是真是假,叫來民夫一問便知。”

“楊素,你以為如何?”隋文帝看向楊素。

“回陛下,臣問心無愧,也認為此法可行。”

隋文帝又看向第一宰相高穎,“對此事,你有何看法?”

“回陛下,”高穎上前一步道,“臣認為,可著大理寺調查此事,”

“若此事是真,則應從嚴處置,”

“若此事為假,則應還以清白,對造謠之人同樣要嚴加懲處。”

“好,”隋文帝點頭道,“此事就交給你,十日之內找出真相。”

七日之後的一個下午,楊安接到聖旨,讓他到仁壽殿覲見皇上。

等楊安趕到時,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早已在場等候,楊素早已在場。又等了一會兒,高穎也奉旨趕到。

三人到齊後,隋文帝問高穎道:

“對於修建行宮,而致使百姓慘死之事,大理寺查出什麼結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