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文攻武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太子對智顗大師的態度,也代表著政府對佛教的態度,由此受到佛教界的一片好評,逐漸得到全社會的認可。
太子對儒家知識分子的尊重,以及對江南佛教的提倡,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施政方式,潛移默地改變了江南人的看法。江南的民心,漸漸有所平服。
那些之前因政府措施不當而有怨言計程車族百姓,由於太子的懷柔政策,民怨日減,民心重新向著政府。
在武力平叛方面,叛軍在楊安所率十幾萬政府軍的圍追堵截之下,東躲西藏,疲於奔命。
更要命的是,造反之初,他們不論到哪裡,都會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心甘情願送上錢財和糧食,支援他們造反。
而現在,情況已經變得越來越惡劣。民心不再向著他們,他們缺錢缺糧。再遇到老百姓,也是冷眼相待。
他們當初造反喊出的口號就是為了老百姓,現在總不能去搶吧?
就算真的去搶,也會遭到老百姓的拼死反抗,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他們還有什麼臉面見人?
江南反叛的軍隊,現在已經陷入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要應付政府軍的圍剿,疲於奔命,另一方面又不得民心,被老百姓孤立。
就在一眾大大小小的反叛軍左右為難的時候,楊安派出的使者找到了他們。
使者帶來楊安的親筆信,信中的主題只有一個:招撫。
在信中,楊安推心置腹地告訴叛軍,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對他們當初的遭遇深表同情。
楊安在信中重點指出,你們現在的錯誤,實際上是政府有錯在先,但現在政府已經意識到錯誤,並且正在改正,相信現在的民心向背,你們也已經看出來了。
其次,楊安真誠惻坦地告訴叛軍,只要你們放下武器,將來絕不會再發生“官逼民反”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楊安保證會給他們生命和自由,把江南建成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
最後,楊安在信的末尾嚴肅地說道,你們投降,對你們自己和政府都有好處,大家可以免掉兵戎相見,可以存活很多人。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活人一命可是很大的功業。
大部分造反的隊伍,收到楊安的招撫信後,一方面迫於形勢,另一方面是因為被楊安的坦誠感動,紛紛放下武器,接受招撫。
對於這些接受招撫的隊伍,楊安也兌現自己的諾言,當場釋放,讓他們回家與父母子女團聚。
但是對於那些影響極大,聲名在外的叛軍首領,楊安覺得如果不加以懲戒,彰顯不出大隋的威嚴,同時也容易讓更多的人抱有僥倖之心。
這讓楊安犯了難。但很快他就想出一個辦法。
在楊安的命令之下,幾名叛軍首領被抬到廣場之上,當著百姓之面被重責二百軍棍。
按理說,這二百軍棍打下去,不死也得重度殘廢。
但幾個首領被罰之後,一點事也沒有。
只因為楊安要兌現之前給他們的承諾,有意在百姓面前進行明目張膽的“造假”。
這幾名叛軍首領為什麼會被抬著上來?因為他們身上穿著重重的盔甲,而且行刑的軍棍,也是空心的。
經過這麼一處理之後,大隋政府更得民心。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叛軍都願意接受楊安的招撫,仍然有兩支隊伍,仗著有利地形,頑抗到底。
喜歡我為太子師請大家收藏:()我為太子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