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常勝將軍楊素(第1/2頁)
章節報錯
素未謀面,第一眼便能認出來,這份眼力實屬罕見。
楊安心中一驚,連忙作揖道:“正是楊某,敢問是高大人還是蘇大人?”
能在這個時間能被皇帝召見的,又是三品以上朝廷大員,楊安判斷不是第一宰相高穎,就是第二宰相蘇威。
“在下乃高穎。”對方還禮道,“楊大人被皇上召見,是因太子東宮百戲之事?”
“正因為此事。”楊安也不隱瞞。
“看楊大人臉色,定是平安歸來,實在是幸事。”
“承蒙陛下開恩。”
“那就好,我也放心了。”高穎再次作揖,“陛下召見,高某告辭。”
看著高穎匆匆而去的背影,楊安忽然想到,要想在朝廷中結交,這宰相高穎,可以作為首選。
有了這個想法後,楊安出了皇宮大門,沒有走遠,而是在一條必經之路上等著。
第一宰相高穎,為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在隋朝建立之初,深得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信任
可以說,高穎是隋文帝的左膀右臂,更是隋朝最重要的輔政大臣。
高穎在罷相之前,大隋沒有哪件大事不是在他的參謀規劃之下完成的。
而高穎如此大的功勞,為什麼最後會被隋文帝罷相?
就因為隋文帝要廢掉太子楊勇,徵求他意見的時候,他堅決反對。
只可憐歷史上的太子楊勇,當時只有高穎這一把保護傘,卻不得不面對隋文帝、獨孤皇后,大臣楊素等等這些人的強大攻擊力。
強弱差距太大,力量過度懸殊之下,高穎這把保護傘也自身不保,千瘡百孔之下只落得被罷相的下場。
由此可見,在支援太子楊勇這點,高穎和楊安的看法是一致的。
而且高穎其人,聰慧好學,為人方正,有勇有謀。
這樣一個文武雙全,又為人正直的大臣,楊安當然要結交併引為知己。
當然在有些人看來,會認為楊安=是在利用高穎。
但在楊安自己看來,若是高穎和他心意相投,方向一致,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自然就不是利用,而是相互成就。
在成就對方的同時,也成就自己,順便成就他們共同的目標:保住楊勇太子之位。
“士為知己者死”。真正的知己,願意為對方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要,這還能叫相互利用嗎?
楊安在皇宮外面的那條路上,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才看到宰相高穎的身影。
高穎不過四十不到的年齡,看見楊安,立刻就明白了是在等他,緊走幾步,對楊安作揖道:
“不知楊大人一直在此等候,高某實在不敢當。”
“高大人謙虛了,下官理當如此。”楊安趕緊還禮,一方面是對方年齡比自己大,另外宰相乃朝廷二品大員,比自己還高一級。
“下官有事請教,不知高大人能否告知?”楊安開門見山。
“高某不敢,楊大人但請直言,且走且說。”
兩人一邊邁開步子,一邊交談了起來。
楊安要問的事很簡單,就是今日早朝,是哪位大臣將太子在東宮中舉辦百戲上奏給皇帝的。
高穎聽罷,並沒有急著回答楊安的問題:“楊大人,您在冬至那天阻止百官覲見太子,那件事做得非常漂亮,我自愧不如。”
“可是你在東宮中做的這件事,卻違反了陛下的禁令。”高穎搖搖頭,“你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