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最早的話劇(1)(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謂百戲?
就是早期封建社會,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辛勤勞作之餘,自行開發出的,諸多日常娛樂專案。
這些娛樂專案主要是一些遊戲雜耍,起初的作用,僅僅是自娛自樂。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有頭腦靈活的人,帶著一些人從勞動人民中脫離出來,專門從事遊戲雜耍,並以此為生。
這種從勞動人民中分離出來,專門以遊戲雜耍為生,娛樂大眾的新行業,有一個統稱:百戲。
百戲在隋朝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歡迎。
但在隋文帝建立大隋後,卻下令禁止百戲。
為什麼禁止?因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需要。
因為在隋文帝的眼裡,離開土地就是遊手好閒,連商人都被他視作無業遊民,差點被成批流放到偏遠之地。
商業都這待遇,就更別說百戲了。隋文帝一道詔書,下令大隋全面禁止百戲。
楊安聽趙三說百戲就是遊戲雜耍的時候,心裡就明白了,這遊戲雜耍,相當於後世的娛樂行業。
往小了說,大街上耍猴的,賣藝的,屬於百戲的一種;
往大了說,影視戲曲、話劇歌劇、音樂會,也可以說是百戲的一種。
既然百戲的主要功能是遊戲娛樂,楊安覺著找一個替代品並不難。
他的前世在學生時代,就積極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什麼唱歌表演、魔術遊戲啥的,雖然他不是全能型的,但至少有一兩樣還是拿手的,比如說唱歌表演。
而參加工作成為班主任後,每年都要組織參與班上的元旦晚會,他也經常作為老師代表,被學生起鬨逼著上臺表演一兩個節目。
雖然表演不是他的主業,但作為業餘愛好,他還是很感興趣,並積極參與其中。
他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能力,也一直被同事和學校領導讚賞。
他壓根沒想到,自己穿越到隋朝以後,有一天會用到自己在娛樂上面的天賦。
經過短暫的思考後,楊安下了決定。
為了順利實施自己的計劃,讓太子夫妻感情和好、幸福美滿,他決定結合自己的特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策劃出一場與眾不同、讓人耳目一新的“百戲”。
楊安的策劃,就是以自己為中心,或者說,是把自己當做主角,演一場大戲。
這場大戲,楊安考慮到太子妃不喜音樂的緣故,所以裡面什麼跳舞、唱曲的排除在外。
打戲自然是要有的,因為太子妃喜歡舞刀弄槍。
美女有沒有?按理說應該是有的,因為高顏值的表演,更能吸引人。
但考慮到太子妃的觀感,楊安決定放棄美女。
但沒了美女,對太子就缺少吸引力。楊安想來想去,忽然想到了戲劇大咖,周星星。
受戲劇之王周星星“無厘頭”的啟發,楊安決定戲中當然要有“美女”。
但這些“美女”都經過了誇張的醜化,目的是引發“笑果”。
雖缺少美女,少了美色帶來的觀感上的愉悅,但卻以更具娛樂性的“笑果”來代替,也完全可以彌補美中不足。
但僅僅是具有娛樂性,楊安覺得還是不夠,決定再加上另外一個要求:具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