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子問到晉王,楊安頓時如數家珍般,將晉王的所作所為一一道出。

“太子好裝飾豔麗,晉王卻命王府內包括屏風、簾帳在內,一律素色;”

“太子好文學音律,晉王同樣精通音律,卻命人故意弄斷琴絃,讓樂器上佈滿灰塵;”

“太子疏遠太子妃,另娶姬妾,晉王卻堅守一夫一妻,對美女避而遠之,成為大臣們口中的模範夫妻;”

“太子高調講排場,晉王卻一直謹小慎微,禮待下人,熱情有加;”

“太子易心浮氣躁,晉王卻性格沉穩……”

“夠了,別說了!”

太子終於打斷楊安的話。

“難道晉王全是優點,我就沒有一點優點嗎?”

“太子殿下當然有優點,”楊安趕緊回答。

“你說!”

“楊安一直說您的不是,卻到現在都沒有受到懲罰。寬仁忠厚,正是太子殿下最大的優點。”

楊安趕緊一記馬屁拍了上去。

“好你個楊安!我現在就把你趕出東宮。”太子作惱怒狀。

“不過,晉王的優點,全是裝出來的!”楊安趕緊話鋒一轉。

“你也是這樣認為?”太子似乎找到了知音。

“不是我認為,而是事實如此。”楊安認真回答。

這可不是楊安胡說的,而是有據可考。根據史料記載,楊廣剛登上皇位,便原形畢露。

首先是心狠手辣,繼位後假傳隋文帝遺詔,要誘捕五弟楊諒,楊諒識破後被逼造反,結果被楊廣派兵擊敗。而楊廣的心狠手辣更是表現在坐穩皇位後的殘殺功臣上,就連最大的功臣楊素都被逼自殺,最貼身的親信張衡也因為進忠言而被賜死。

其次是好大喜功,奢侈高調,營建東都洛陽,極盡豪華氣派。而且楊廣有好動症,不願呆在都城,總是到處期巡遊,還要帶著文武大臣、家眷以及他的後宮嬪妃們一起,勞民傷財。

其三視百姓為草芥,無論是建東都洛陽,還是開鑿大運河,趕工期同時要求高質量,老百姓不得不長時間超常規、超負荷勞動,累死的十之四五。

其四不孝而且好色,隋文帝剛死,他就把老子的愛妃強逼著成為自己的妃子。

楊安曾經分析認為,晉王是因為隋文帝在位時,過度壓抑自己,而等自己登上皇位後,一下子釋放過度,而且毫無節制的持續釋放,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如果楊廣不是過度壓抑過度釋放,在歷史上的評價會高得多。

大隋也不至於經過短短三十八年,在歷史上成為繼大秦之後的第二個短命王朝。

綜合以上,楊安對晉王最後的結論是,城府極深,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屬於那種善於偽裝的人,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教不了。

而對於太子楊勇,他也有過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相對於楊廣,他教好太子的把握要高好幾倍。

但那時,只是面對著歷史書籍紙上談兵,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會面對現實。

面對現實,比紙上談兵的難度要高得多。

因為他不僅要教好太子,還要隨時提防晉王楊廣的陰謀詭計。

“太子殿下想過沒有,晉王為何要如此裝模作樣?”楊安的思緒回到現實當中。

“為何要裝模作樣?天生的唄。”太子搖搖頭,跟著嘀咕道,“小時候恭敬禮讓,還挺招人喜歡的,可不知怎的,長大了卻如此討厭。”

“太子認為,晉王的裝模作樣是天生的?”楊安為太子的情商捉急。

“不是天生的,難道是父皇和母后教他的?”太子不以為然。

“非也,非也。”楊安大搖其頭。“晉王小時候恭敬禮讓,是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目標。”

“現在的晉王裝模作樣,是因為他已經找到了目標。”

“晉王千方百計要得手的目標,便是殿下的太子之位。”

“原來晉王這麼多戲,都是奔著我來的?”太子終於明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