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千甲士屍首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
當三千甲士的屍首埋葬入土後,京城深處也終於傳出來了聲音:“傳朕聖旨,派遣當朝宰輔皇甫玉林前往蜀國,與其商談玉簫關之事。”
隨著君羽易的此番聖旨一出,無數人都驚詫的瞠目結舌。
皇甫玉林哪!這可是當朝宰輔,一品大臣。一般情況下,使臣都只是不大不小的官員,這樣避免了使臣被殺後,引起一系列的動蕩。
當朝宰輔親去蜀國,商談關於玉簫關之事。不得不說,君羽易的心未免太大太大了。若是皇甫玉林在蜀國有了閃失的話,那麼對於北淵國無異於是一場地震。
皇甫玉林德高望重,門下子弟遍佈朝堂,可謂是極為的不凡了。就連君落殤等皇子都是在皇甫玉林的教導下讀書寫字的,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陛下,請三思哪!皇甫大人可是咱北淵的當朝宰輔,怎能輕易入蜀?”文武百官紛紛跪在朝堂之上的勸誡道。
“兒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讓皇甫大人以身犯險。”北淵國的大皇子君夜天也不由得跪倒在地,恭敬不已的說道。
此時,皇甫玉林卻極為平靜的接旨領命道:“老臣皇甫玉林,領旨。”
轟隆!
一時間,文武百官都是愣住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皇甫玉林在面對這種難題還要迎難而上,他們不明白皇甫玉林為什麼臉色平靜的願意出使蜀國。
也許,當今天下,能夠真正讀懂君羽易的人便只有他皇甫玉林了吧!
“陛下此舉,恐怕已經有些忍不住了哪!”皇甫玉林知道此番君羽易讓他出使蜀國商談玉簫關一事,已經是一種無奈之舉了。
因為君羽易不能夠派一個名聲不顯得文官出使蜀國,這樣會讓蜀國的覺得北淵對玉簫關不夠重視。
但是卻又不能夠在派之前所去的楊大人了,因為楊大人之前已經出使過蜀國了,在派他去的話,可能不會讓蜀國感到重視。
君羽易思索許久,文官之中能夠勝任此使臣位置的莫過於皇甫玉林了。因為在今時今日,君羽易突然發現在文官之中,真正可用之人竟然沒有幾個,當真是可笑不已。
“蜀國君主,你的腦袋應該不可能糊塗了吧!”君羽易獨處深宮,望著蜀國的方向眯了眯眼睛。
表面上看著皇甫玉林出使蜀國會有很大的危險,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蜀國不僅不會對皇甫玉林出手,而且還會傾盡全力的保護皇甫玉林的安危。
再者說了,皇甫玉林基本上快要到達大限之日了,就算當真出使蜀國出現了意外。那麼也不會對北淵國的根基動搖多少,反而是還會激起北淵無數將士心中的怒火,提高了北淵將士的洶洶士氣。
不得不說,君羽易身為北淵大帝,心思細膩的令人發指。
若是皇甫玉林當真在蜀國出現了意外,在加上之前玉簫關一事,那麼北淵國的百萬雄師定然會出兵興討蜀國。
真到了那個時候,北淵將士計程車氣磅礴無比,蜀國定然會潰敗,當然北淵也會造成無法避免的損傷。
不過,到時候笑得最開心的應該就是離國了吧!想必蜀國大帝還沒有糊塗到這個地步吧!
幾天後,皇甫玉林便在一些高手的護衛下,出使蜀國了。
這一段時間,九州大地的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到了皇甫玉林的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