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又讓周文舒猜測對了,這場瘟疫,是一場有預謀人為的災禍。

北夷對大文的戰爭歷年來都是贏少輸多,國內怨聲載道,民生凋零。

但北夷王那武卻是個野心勃勃的人,連年累月窮兵黷武,妄圖吞併大文國。

面對國內的反對聲音,那武終日鬱郁不歡,直到國師檀幽的出現。

檀幽是北夷一遠古流傳下的薩蠻教掌教,薩蠻教主長祈福治病,問卜消災等。

那武的大妻拓跋氏有次身遭大疾,百藥罔效。那武終日憂心如焚,終在別人引薦下,結識了時為薩蠻掌教的檀幽。

檀幽進王宮為拓跋氏閉關修法,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後,他出關捧出一金盃聖水。

拓跋氏服用後,立覺身心安寧,不多時日便大病痊癒。

由此那武封檀幽為北夷國師,對他的話是言聽計從。

對大文的戰況不順,那武也是成天焦頭爛額,只得寄託遊獵排遣憂慮。

有一天,他又帶著隨從和檀幽一起去獵雁。

“大王有何心事,為何終日這般遊玩?”和那武並騎而行的檀幽問道。

那武嘆了一口氣,說道:“昨日前線探子回報,我軍征討大文的時候,又被大文的神英公主帶軍殲滅了一支前鋒,這樣連連失利,我國怕不久就支撐不住了啊!”

“既然兵事不利,緣何大王要頻繁用兵呢?”檀幽問道。

“國師有所不知,大文北部四城,都是平原遼闊之地。只要納入北夷,從此北夷就有了南部的緩衝地帶,可保北夷百年和平。”那武嘆道,“世人都道我窮兵黷武,又有誰知道我用心良苦呢!”

“自古有言,聖心難測,大王自可不必理會庸人之音。”檀幽說道,“若是大王欲征服大文,我倒是有一計可獻。”

“噢?國師可有妙策教孤?”那武問道。

“往昔上古之時,有王討伐敵國不利,兵如山頹。王取死人身上血,餵養鼠蝨,投於市井繁華之處。”檀幽緩緩道來,“其敵國人多患病,醫藥罔效,死傷無數。於是,王率大軍討伐,克其敵國。其死人身上血,名之為羅剎之血。”

“國師的意思是?”那武好像明白了什麼。

“大王想的沒錯。既然不能力敵,就靠智取。”檀幽道。

那武點點頭,說道:“我欲將此事全權交於國師處理,不知國師意下如何?”

“我自會為吾王分憂!”檀幽道。

於是,檀幽便按古法,製造了這場瘟疫。

然而,他們沒想到,會遇上週文舒。

不到半個月時間,整個晉城吃過周文舒配置的藥後,康復了將近七成,只有少數醫治不及時去世。

在太守衙門裡,眾人忙碌了半月,此時終於能夠閒下來休息休息。

太守安排了一桌不算豐富的晚宴犒勞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