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張弛(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打宇文睿親政以來,朝堂上還是第一次出現爭執得這麼激烈的局面。
皇帝丟擲了“朕要親征北鄭”這塊磚,沒引出什麼像樣的玉,倒是引來了多數朝臣的反對。尤其是一眾老臣,他們大多都經歷了當年先帝之殤的慘事,國祚動盪,大周的命運懸於一線,這不僅僅關乎他們個人以及背後的家族的興衰榮辱。身為朝廷重臣,爵祿、榮耀他們不缺,他們想要的是名垂青史,想要的是家族長長久久地光耀下去。
可萬一皇帝重蹈先帝之覆轍呢?國家又會面臨著動盪。若國之不存,家又安在?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與股肱老臣們的強烈反對截然不同的,少壯年紀的臣子們多是極贊成皇帝親自帶兵討伐北鄭的。他們年紀輕,血氣更盛。且誰都知道,上面好多“老傢伙”呢,天曉得猴年馬月自己才能熬出頭來。沒準等到自己熬出頭了,也已經成了“老傢伙”了。而立下軍功,無疑是一條登雲的捷徑。
何況,這還是跟著皇帝出征。若得皇帝的器重,又能立下戰功,到時候別說封妻廕子了,便是封公封侯都是極有可能的。
是以,正值壯年的武官們,顯得格外活躍和積極。
上了年紀的文官中,也唯有戶部尚書極力贊同,“陛下請放心!如今我大周國富民強,國庫充實,又經幾年的邊疆屯田,所出足堪大軍支用!”
幾位老臣都斜著眼睛瞧他,恨不得生生封了他的嘴:現在的重點,不是有沒有錢打仗,而是不能讓天子親自帶兵去打仗!
開始時,宇文睿還能夠耐著性子聽朝臣們爭執不休,漸漸地她也沒了耐性。眼看著下面快吵成了菜市場,宇文睿頭痛地揉了揉額角。那裡曾出了點兒血,傷口不深,施然昨夜就替她處置了。
“朕還在這兒呢!”她特意夾著內力,沉聲道。
這一聲,不亞於一個悶雷,響在了大殿之內。眾臣慌忙噤聲。
宇文睿覷一眼張了張嘴急切想要說點兒什麼的左相段炎,又瞥一瞥躍躍欲試的英國公景子喬,實在是不想聽兩個老頭子嘮嘮叨叨的講大道理,搶先點著自己的右額角道:“眾卿看到這兒了嗎?”
從御座到丹墀,再到群臣站班的地方,幾丈遠,又有皇帝冕冠上密密實實的十二根旒擋著,再好的眼力也看不清皇帝指的是什麼啊!
“這兒,”宇文睿點著自己的腦門兒,“昨日朕對太皇太后說要親征北鄭,惹得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生了氣,都拿茶盅子砸朕了,朕都掛了彩了!”
群臣愕然:陛下,您這是幾個意思?是要微臣們去壽康宮替您向太皇太后討個說法兒嗎?
只聽宇文睿續道:“朕都被太皇太后砸得頭破血流了,尚不肯放棄親征北鄭……”
她說著,挑著眉角看著下面的群臣。
群臣皆愕然:這、這、這又是怎麼個意思?難道微臣不是和太皇太后同心,極力勸皇帝不要親征嗎?
宇文睿可沒有耐心聽他們聒噪了,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行了!眾位愛卿的忠君愛國之心,朕省得了。朕意已決,三日之後,朕親為統帥,兵發北鄭!你們各自都張羅去吧!”
三天!
群臣面面相覷:要不要時間這麼緊啊!這是天子親征啊,不是玩家家酒!
可是,再想說什麼,皇帝已經轉身走了,只餘下申全的一聲吆喝:“退朝!”
出了大殿,宇文睿信步在前面走,申全緊隨著,後面則是天子的儀仗。
她在群臣面前似乎沉穩篤定得很,實則心中很亂,紛紛繁繁的想法交織在一處,令她快要難以承受了。
她很想去坤泰宮看看景硯,也在走了十幾步之後驚覺自己不經意間就是奔著那個方向去的,於是生生定住了腳步。
理智告訴她,此刻去哪裡都好,哪怕是去壽康宮被母后責罵,也不能去坤泰宮,不能去見那個人。
宇文睿猛地轉身,疾走。
倒是把她身後的申全嚇了一跳,忙緊隨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