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絳途往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絳途鎮是一個位於西北的小鎮,說小,其實不算小,人口大約在五萬左右。它隸屬於巴甘縣,位置接近兗州等地,可以說,是個很重要的交通樞紐。
大約惠帝二十年,巴甘縣縣令上奏,說是絳途鎮發現瘟疫,懇求皇帝派遣太醫前去診治。皇帝沒有多想,大筆一揮,便同意了。
太醫院副院士領著一幫太醫學徒等匆匆趕往當地,誰知這一去,再也沒回來。原本以為是小瘟疫,太醫院定然藥到病除。誰知,半個月之後,巴甘縣令再次上書,說瘟疫蔓延厲害,太醫院眾人都已身染疾病。
無人可以醫治此病,眼看情勢危急,懇請陛下同意,使用最後手段。
“什麼是最後手段?”關離隱隱不安,這聽起來不像是什麼好東西。
在座的除了她,人人都清楚那是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瘟疫本就是大忌。朝廷的人若是能醫治,若是不能......為了防止瘟疫蔓延,死更多的人,唯有........屠城。”紗姑娘靜靜說出這話,雙眼是木然的。
“這怎麼可以,那.....”關離想說這是不人道的,可轉念,卻無法繼續說下去。這不是她認知的那個世界,治不好病,有國家擔著,無數人想盡辦法,提供幫助。
這個世界,醫術也罷,訊息也罷,太多原因,無法像她的那個時代一般,不顧一切去救人。
眾人都知道殘忍,可,沒有人有辦法。
“事情發生的很快,瘟疫蔓延的速度眼看要波及周邊,皇帝沒有時間去徵集民間醫者,診治瘟疫。於是,那一年,惠帝下令,屠城。”蔣騰還記得,彼時的梁旭,不過是跟在太上皇身旁的皇孫。
太上皇得到訊息,在禦書房坐了一下午。梁旭也陪著等了一下午,惠帝再狠心,一下子要屠殺無辜的五萬百姓,心中也是懼怕的。
太上皇問梁旭,這人,到底該不該殺。這個問題,想來在陛下心中盤桓許久,終究問了出來。
梁旭盯著那一份奏摺,良久,才啞聲道“陛下,這殺人的罪,皇孫來擔吧。”
太上皇微動,在暗沉的光線裡,抬眼看去。原來不知不覺間,他的孫兒,已經長大,成為目光堅定的少年。
人,是一定要殺的。可這罪,又有幾人敢擔著?
他日世人知道這件事,史書上,定然要口誅筆伐,弄不好,他這一生,都要受世人譴責。今日若是任何一個皇子在眼前,他們都不會敢於擔下這罪名。這會成為日後他們爭奪皇位的汙點,他們不會冒險。
惠帝雙眼閃過不忍,艱難穩住嗓音問“旭兒,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梁旭抬眼,雙眼再堅定不過。“陛下,若是有一分可能,孫兒也不願意做這惡人,可事已至此,絳途鎮乃是重要的交通之地。若是不及時處置,那這來往的人必將帶著瘟疫離開。到時候,死的人,就不止這五萬。”
“我知道他們無辜,哪怕死了,也要憎恨孫兒。可我更知道,其他人,也是無辜的。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不忍,將更多人害死。”
梁旭撩起長袍,往地上一跪,鄭重道“孫兒懇請陛下下旨,準了這奏摺。所有的罪,孫兒願意一力承擔,他日若有報應,孫兒甘心受著。”
一道響雷在天空炸裂,閃電的光芒瞬間照亮了禦書房內。皇帝盯著地上跪伏的梁旭,終於狠心,下了聖旨。
蔣騰回憶道“聖旨發的隱秘,我當時恰好在殿外等候,也是知情者之一。聖旨被快馬加鞭送往絳途鎮,幾天後,西北傳來訊息,北狄突襲甘巴縣。絳途鎮遭受牽連,全鎮的人,都死於大火之中。”
史書上記載的,也只是這樣簡單一筆。沒有人知道,那裡的百姓,其實是死於一場無可挽救的瘟疫。
整整五萬人,生生被大火燒死。手段之殘忍,令人懼怕。
聽聞描述,眾人陷入沉默。關離實在不知用什麼話,來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紗姑娘飲用一口茶,冷哼一聲。
黑青恍然想,若是他是那些無辜的百姓,死時定然恨極了朝廷。
觀宇哆嗦一下,不敢去想那恐怖的畫面。
唯有梁融,半響發聲問“按照時間推算,萬先生也好,何州慨也好,甚至陳琰跟童波,都是那之後發生的變故。”
蔣騰頓一下,抬眼道“王爺這麼一說,似乎的確如此。那時候,陳琰跟童波原本要在那附近任職。可那件事之後,他們就被調離,陳琰與童波曾經算是好友,還在一個軍營待過。可從那之後,便不再聯系。”
“是因為殺人的事,心裡不安,所以不願意再相見吧。”關離認為,若是一個人做了壞事,恰好還有同盟。那麼兩人大約不會再樂意見到彼此,因為他們掌握了對方最醜陋的一面。
“陳琰跟童波說的過去,可萬宗安跟何院長,為何會發生變故?”黑青不解,這四人,有什麼關聯?
“你忘了,不是說他們都是絳途鎮的人嗎?”觀宇小心提醒他。
“不不不”黑青擺手道“我沒說清楚,他們都是在絳途鎮遊學過,因為那裡有一位他們的老師。後來老師病逝,他們便離開了當地。他們其實並非同鄉。”黑青糾正自己先前的錯誤,這才是他覺得奇怪的地方。
“不是絳途鎮人?那難道是因為死的人裡,有他們認識的人不曾?”紗姑娘從自身感觸出發,覺得這也有可能。
蔣騰依舊搖頭“這也不對,但是的密旨知道的不超出五個人,萬宗安跟何州慨縱然是朝廷官員,可當時卻並不清楚裡面發生何事。外人得到的訊息,全是絳途鎮被北狄屠城的事。所以,他們沒道理因為這件事辭官。”
梁融卻道“你怎麼確定他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