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真相(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個地方官員的考核,每年除了稅收,案情,便是新生人口的多少。歷朝歷代,都會有災禍戰亂死人的時候。人口,是一個國家發展存在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這個世道,人力的存在,是國家是否能擁有充足勞動力、生産力,擁有充足的儲備兵力,甚至整個國家的存在與發展,再重要不過的事。
一個地方的百姓,若是沒有天災人禍,卻越發減少,那麼這裡的地方官,是要受到處罰的。大越建國之初,甚至將多生多育列入獎勵機制。
多生孩子的家庭,能適當減免賦稅。男孩女孩都有相應獎勵,就是為了鼓勵百姓多生孩子。只有人口不斷繁衍,國家才不會亡。
一個國家,若是連人口都繁衍不了,那還談什麼國?這分明,是亡國之兆。
“殿下不信?”何州慨從旁邊拿出一本厚厚的冊子,遞給梁融。“殿下自己看看吧,這是歷年來,南海實際人口的數量。你仔細看看,這裡的人口,分明逐年在減少。”
梁融翻看冊子,一頁頁翻下去,越看越心驚。這跟章平候上報給朝廷的數字完全不同,曾經幾千萬人口的南海,為何,逐年遞減?
“這東西,你從哪裡得來,它不是朝廷的官冊。”朝廷官冊上,都有相應的標記。這本沒有,太可疑。
“殿下可以不信我,殿下心裡的懷疑,不如自己親眼去看看吧。”何州慨並不耗費口舌去說服梁融,一本賬冊而已,誰知其中真假?
“去哪裡看?”梁融有些迫不及待,他只想趕緊見證真相,破除何州慨的謊言。
“不用很遠,就去附近的鯤縣。那個地方,殿下應該知道吧?”
鯤縣,那裡曾經因為盛産茶葉而有名。鼎盛的時候,那裡的茶葉甚至千金難求。可不知從何時開始,人人漸漸不再提及鯤縣的茶葉。
也許是其他地方的茶葉的品質不比鯤縣差,也許是因為經營問題,總之,梁融記得,好像人們不再頻繁提及鯤縣的茶葉。
鯤縣依舊每年在産茶葉,縱然因為各種原因,上繳的稅逐年遞減,但是,朝廷官員自然而然將這原因歸咎於海盜的猖獗。
梁融面色凝重離開書院,觀宇不安跟在身後。觀宇有心想問,可主子的神情不對,顯然不是亂說話的時候。他靜靜跟著梁融,等待吩咐。
梁融走了一段路,才轉身對觀宇道“你去,將黑將軍跟侯三找來,我有話要問。”他必須問清楚,有些事,不能光聽一面之詞。
黑青跟侯三推門而入,看到梁融正在大樹下翻看著什麼。黑青上前,狐疑道“這麼匆忙找我們來,可是有事?”知道他今天去見何州慨,黑青自然而然的以為,是何州慨有大問題。
梁融放下冊子,示意兩人坐下。關離從廚房端著茶果出來,就見三人面上凝重。她看一眼紗姑娘,示意她不要過去,二人在廚房門口,靜靜等幾人聊完。
“你們對鯤縣知道多少?”梁融開口問道,神情十分嚴肅。
黑青詫異,跟侯三對看一眼。“知道一些,你怎麼忽然問這個?”
“說說看,你知道的,都告訴我。”梁融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
黑青看他一眼,心裡雖然狐疑,可還是讓侯三開口。這內裡的訊息,還是侯三最精通。
侯三理理嗓子,開口道“要說這鯤縣,最有名的,自然是它的茶葉。那裡幾乎是家家都産茶葉,品質又好,年年來採購的客商,那是絡繹不絕。不僅如此,好些南海有勢力的世家,都採買了茶葉,運到海外去賣。”
“我聽說,那茶葉到了海外,價格跟黃金差不多。所以,這鯤縣的茶葉價格,是一年比一年高。”
“但是,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鯤縣就像啞火的炮仗一樣,忽然沒聲響了。”
梁融眸子一閃,凝重問“什麼叫忽然沒聲響了?”
侯三猶豫一下,看看黑青,見他點頭,這才繼續道“事情大概是從十年前開始的,我聽說,那個時候,鯤縣的茶葉,都還是很值錢的。無數人追著要,可不知怎麼的,忽然有一天,外地的客商都不再去鯤縣買茶葉。”
“甚至,能進去那裡的外人,都越來越少。久而久之,鯤縣的事,漸漸沒人關注,大家都快忘記,那裡曾經盛産茶葉,而且十分富足。”
梁融心裡開始不安,何州慨的話在耳邊回響,他隱隱覺得,也許何州慨說的,都是真的。但他依舊不甘心,這樣的變動,怎麼會毫無聲息?“那如今的鯤縣,是何模樣?”
若是茶葉賣不出,他們要以何為生?
侯三苦笑道“殿下,這真不是我不說,而是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聽說,那裡的茶葉好像都被官府統一管制,統一定價買賣,說什麼為了防止同行競價鬥爭,壞了規矩,破壞當地的茶葉價格。”
“但是,當地老百姓的情況,真的是一無所知。有人說,他們富得流油,吃喝不愁。有的說,他們不滿官府一家獨大,鬧了很久,最後被鎮壓。現在都老老實實的種茶葉,不敢多言。”
梁融越聽,越覺得神情凝重。事情超出他的預想,也許,比他猜想的更不堪。他想了想,又問黑青“何州慨跟我說,南海的人口逐年遞減,這事兒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