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凌雲(第2/2頁)
章節報錯
裴婉修便拿帕子捂著唇笑,“太后與娘娘自然是想好好護著我們生兒育女,可偏偏有一些不知福的人,懷了孩子還盡要往外跑。護不住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罪過啊。”
“怪不得呢。”青梔卻忽然出聲,接過了裴婉修的話,“怪不得昭儀娘娘這些時候潛心呆在甘泉宮。原來是因為先前昭儀亂跑亂吃東西生了病,導致敏恪公主不得不送去萬壽宮打擾太后她老人家,娘娘覺得自己有罪,所以才在甘泉宮靜心禮佛呢。”
裴婉修梗了一梗,這話原本就是自己挑起來的,青梔順著她的話頭,她根本找不出什麼毛病,只得別過臉去對盧盈真道:“臣妾是聽聞宮裡的孩子若未見世面便離了人世,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或許還會在這宮中游離。作為母親,該去佛堂禮佛超度,孩子才走的安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盧盈真皺眉,但想到裴婉修這麼很有可能有她的目的,便道:“從哪裡聽來的這樣的事?宮裡一向不信奉鬼神,不過為孩子超度也是母親的一份心意。”盈真微笑地對青梔,“你與孟才人一直交好,可以把這件事與她聽聽。不過她現在還在靜養,等養好了身子再去佛堂也不遲。”
青梔一直靜靜地聽著,此刻點到她了也不得不答話,“嬪妾聽萬壽宮後面就有一座,平常也極是幽靜,若是孟才人也願意為孩子祈福,去那裡倒是不錯。”
盈真點點頭,“這是自然,那邊太后與諸位太妃也是時而會去的,與玲瓏軒相去又不甚遠。”
這是請安時的一個插曲,幾個人一也就過了。
從衍慶宮散了後,白初微坐上肩輿頭也不回地走了。嵐秋扶著青梔慢慢往錦繡宮走,見到此景不免了句:“柔貴妃娘娘瞧著像是不大高興。”
“能高興嗎,”青梔緩緩地解釋,“今皇貴妃的衣衫是杏色的,原就與皇后可用的明黃接近,上面還繡了牡丹。古人詩詞裡都有,唯有牡丹真國色,又,下真花唯牡丹。牡丹自古以來都是與皇后的地位相配的。”
嵐秋恍然,“主這麼,奴婢便聽明白了,皇貴妃這是示威呢。但是後來怎麼柔貴妃卻又起了髮髻?”
青梔便笑道:“不知我記得清不清楚,《中華古今注》彷彿有記載,‘始皇詔後梳凌雲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嬪梳參鸞髻’,今皇貴妃梳的便是凌雲髻,也是古時唯有皇后才能梳的髮髻。”
嵐秋聽後不免有些嘆惋,“原來這其中還有這樣的典故,奴婢讀的書少,單這麼看可真看不出來,難為皇貴妃與柔貴妃兩位娘娘都懂。”
青梔道:“你既不想做皇后,也沒有那樣的閒暇去讀書,自然不曉得。而這宮裡迄今為止也只有皇貴妃柔貴妃去爭那個寶座,她二人當然事事都要摸清楚,不然很有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宮裡的女人們正在勾心鬥角的時候,慕懷風在千里之外也夜夜不得安眠。他盡心盡力地安撫流民,既要防止瘟疫擴散,又要不斷地去追查王頌巖。他每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辦完這一切事情回到京城,這會兒青梔一定已經知道了這件大事,在宮裡還不定要怎麼著急。
記憶裡青梔清可見底的目光幾乎成了一種鞭策,讓他沒日沒夜地辦公,只想給她一個完滿的交待。
懷風的努力終於得來的回報是,平嘉十三年六月十日,王頌巖終於在處州府一處叫慶元的地方被抓捕。這件事以八百里加急的緊急程度上報至勤政殿,衛景昭知道後批下文書,道是王頌巖罪大惡極,著令帶回京城,交由三司會審。
然而懷風到了此刻反而放心下來。他在抓捕王頌巖時,從他鞋底裡查抄出一本縫進去的冊子,那冊子載的是王頌巖行賄受賄的所有記錄,上面果然並沒有傅崇年。
比之其他,懷風想讓青梔第一時間曉得這個訊息,好放下心來。當下這位新任僉事道日夜兼程,竟然只花八的時間便把王頌巖押解進京。
一時之間,慕懷風成了京城裡最亮眼的光芒,誰都知道這個人年紀輕輕,已經有辦大事的能力。此番去了一趟江浙,不僅救了一眾百姓,還捉到了國之蛀蟲。甚或有姑娘放出豪言,是即便委身做懷風的妾,也心甘情願。
衛芷吟病了十來,到懷風回來這日終於好了。自己的丈夫多麼厲害,又有多少姑娘傾慕,她已經從下人口中得知。芷吟的心裡一下好受了許多,她想,不管怎麼,自己才是他的妻子,若是能好好過下去,這一生一定也美滿和順。
喜歡深宮策·青梔傳請大家收藏:()深宮策·青梔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