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絡戳了戳她的腦袋,笑罵道:“淨想著偷懶,還光明正大地出來,看我不告訴春羽讓她整治你們去。”

那宮女氣勢才下去了,囁嚅地道:“姑姑,咱們也有累的時候……”

“我知道。”寶絡見她認錯,語氣也緩和了,掏心窩子地,“這宮裡主子們不容易,奴才們更不容易,你們幾個年紀就離開父母進宮學伺候人的,更不容易。但姑姑與你們句實話,在萬壽宮伺候,已經比別處好許多了,可知足些罷。那芷郡主是個外命婦,長此以往下去,不必你們,太后她老人家也會覺得常常進宮不妥了。”

年輕的宮女都還是孩子心性,聽寶絡這麼簡直高興壞了,又是端茶遞水又是敲肩捶背,寶絡笑眯眯地道:“別這麼討好著我,看著都討嫌,去把茶壺幫我接滿,太后待會兒怕是就得要茶吃了。”

寶絡果然是伺候在太后身邊的人,雖然時間不如春羽多,卻也能把太后的心思知曉一二。此刻在延福殿內,太后正和衛芷吟敘話,笑著問道:“你常往這邊來陪哀家,家裡公公婆婆也不吃味?”

芷吟悠悠地笑,極是孝順的模樣,“太后得這是哪裡話,芷吟是太后的孫女,父王和母妃回去了,自然該代他們盡孝於太后膝下。公公婆婆還誇讚孫女懂孝道呢。慕家都是忠良,懷風為皇上在前朝辦事,芷吟沒什麼本事,只好用心侍奉太后了。”

“這是你的孝心,也是你的好處,只是,”皇太后忽然話鋒一轉,起了董玉棠,“哀家聽聞你與董德媛走得很近,只要進宮就必去她的明月閣,怎麼你們有許多話要嗎?”

衛芷吟被嚇了一跳,這事她從來沒和太后提起,雖然她也沒想過能瞞過太后的眼睛,但為什麼太后早不提晚不提,非要等出了孟念雲產的事後再提起這麼一遭。

芷吟定了定心神,勉強保持正常的笑容道:“孫女與董德媛一見如故,是以多去了幾回明月閣,太后既然提點了,孫女以後便再不去了。”

皇太后微微一笑,和氣地道:“哀家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你身為外臣之妻,最好不要與後宮之人多來往,現在宮裡的孩子們都尚沒什麼毛病,若是以後大了,麻煩是非就來了。”

芷吟暗中咬了咬嘴唇,她幾乎就要以為明月閣裡都是太后的耳目,“是,孫女謹記太后您的教誨,以後再不會做這樣不知進退的事了。”

太后拉過她的手,慈祥地笑:“哀家知道你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只是公婆也是該孝敬的呀。慕家忠心為國,哀家把最疼愛的孫女給他們,便是安撫忠良之意。你作為我大順的郡主,亦要做出上敬公婆,下教子孫的榜樣。你別怪哀家把你往萬壽宮外推,哀家盼著你與慕家和和睦睦,盼著慕將軍慕夫人待你如親生子女。”

芷吟心裡如擂鼓一般,面上卻安然微笑,“這宮裡只有太后會教導孫女這樣的話,芷吟受用不盡。先時是孫女荒唐了,因太后您有大智慧,孫女便想在您身邊多待一會兒。以後一定也會用心侍奉公婆,還請您以後看見孫女有什麼做的不對了,也指點一二,孫女當真是感激不盡。”

太后把她攬在懷裡,溫言道:“這是自然,在哀家心裡,你與明豔與敏恪都是一樣的。你比她們長上幾歲,已經是懂事的年紀,服侍哀家也很稱心。哀家疼你都還來不及呢,只是你嫁人了,夫君也是個知道疼人的,也該過過自己的日子去了。”

衛芷吟羞赧地把臉藏在太后肩旁應著聲,但連春羽都感覺到了,氣氛已經有所變化了。

從萬壽宮出來,芷吟才感到背上已經溼了一片,約莫都是冷汗。好在還未入夏,芷吟沒有早早換下春衣,從外面看不出來。

被宮人引著才走到甘泉宮,忽然前邊兒來了一個宮女,行過禮後道:“芷郡主,奴婢奉了我家主之命,特來請郡主過去敘一敘話。”

衛芷吟愣了愣,一旁的宮人聲解釋:“這位是錦繡宮西配殿的梳月姑娘。”

錦繡宮西配殿,芷吟心裡轉了轉,才明白過來,眼前的這個人,是傅青梔派來的。

她有些膽怯,畢竟剛剛皇太后才敲打過她。然而她衛芷吟堂堂郡主,怎麼能在傅青梔的宮人面前顯出退卻之意。她當即昂了昂頭,淡淡地問:“不知你家主找我何事?”

梳月不卑不亢,一把聲音十分好聽,“奴婢也不知道,奴婢只是來傳主的話。自然,郡主若是不願去,主也不勉強。”

芷吟的臉僵了一僵,青梔這樣可有可無的態度使得她做出的高姿態有些可笑,當下不得不:“既然主相邀,作為晚輩,沒有不去的道理。梳月你帶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