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梔抬頭,一雙秋水雙瞳點漆一般望著太后,顯出無比的誠心,“太后的是,然而臣妾想努力試一試。臣妾願意為了皇上付出,也願意這一輩子都陪在皇上身邊。自然,臣妾也不會為了爭寵構陷他人,若是哪皇上厭棄了臣妾,臣妾受太后的教導,有佛經陪伴,深宮之中,不會後悔,亦不會寂寞。”

太后抬了抬眼,平靜地道:“你心裡也明白,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青梔溫和一笑,“臣妾心裡明白,可臣妾會盡量不讓這樣的情形出現,若是出現了,臣妾與皇上,也不過是好聚好散而已。”

“不會後悔?”

“絕不。”青梔道。

太后靜了片刻,再開口時聲音卻有些隱隱的顫抖,“哀家年事已高,從陪伴皇兒登基,算來已有一十五年,中間許多風起雲湧,哀家都陪著皇兒一同走過去。哀家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傅青梔,哀家身後,陪在皇兒身邊的那個人,會是你。你要記住自己今的這些話,將來不論遇見什麼樣的事,別忘記初心,別忘記你對哀家的保證。”

青梔不意太后竟然把話到了這個份上,當即就跪了下去,“太后萬萬不可這樣的話,太后福澤綿延,必會千歲!”

“你起來。哀家的是真心話,這會兒也不想聽那些奉承。”太后沉著聲音。

青梔心中的震撼並不少,怔了好一會兒才道:“太后娘娘,您對臣妾,竟然抱了這樣期許?”

太后面色凝重,“怎麼?你心裡奇怪?”

青梔點點頭,又搖搖頭,“後宮的事情雖是柔貴妃娘娘打理,但臣妾相信,太后不出宮而盡知下事,何況一個的後宮。臣妾自以為有那樣的資格站在皇上身邊,因為臣妾從未害過人,臣妾乾乾淨淨。”頓了頓,她還是耿直地描補了一句,“除了安嬪娘娘之死,臣妾有推波助瀾。但在這件事上,臣妾覺得她應得。”

連衛景昭都能推測出的事情,太后雖然沒有管過,想來也會知道,是以青梔坦蕩蕩地講了出來。

話到這個份上,連太后都被帶著直白了好些,“哀家知道前因後果,只是沒去管,也存了心思想瞧瞧你是個怎樣的反應。你間接逼死唐氏,哀家雖然不喜歡這樣的所作所為,卻也覺得無可厚非。”她眯了眯眼,“都道‘一報還一報’,如果僅僅是因為他人給你難堪,你便要他人失寵不得翻身,你今就不會呆在萬壽宮裡了。”

這話裡話外,就是姜映然的那樁事了。

青梔鬆了口氣,“所以太后娘娘亦知道,靜妃娘娘與安嬪,她們當初都是想要我的性命。”

太后頷首。

“臣妾對待他人,一向分明。何況這些時候讀了那麼些經書,如果僅僅是難堪下不來臺,甚或是的懲罰,臣妾並不會與任何人計較。”青梔微笑,“至於之前您的囑咐,也請放心,臣妾言出必行。”

太后擺了擺手,“哀家乏了,你的晚膳大約也好了,回去用膳。”停了一會兒,又續道,“明兒也過來和哀家一起用膳,不必你佈菜。”

青梔行下一禮,“謝太后隆恩!”

在萬壽宮裡的日子,就從這樣平靜而又不平靜的一開始了。

第二,穆元良過來診平安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