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芷吟一味趕路,很快就趕上了葉氏,遙遙地見到了這一幕。

她的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不明白傅青梔為什麼那麼好的運氣,先是得了太后的青眼,家裡人又是拿得出手的,連侄女都能在太后面前分一杯羹。而自己的夫君慕懷風,更是都過了那麼些年,也沒有把她忘卻。

不知出於什麼想法,衛芷吟也沒有上前和葉氏打招呼,就這麼遠遠地跟著,直勾勾地盯著軟軟的玉斕睡得迷迷瞪瞪。因為這條路她走得慣了,也沒要宮女或太監相送,那眼裡的恨,在遮掩了一整之後,慢慢地溢了出來。

自然,皇宮裡從來都沒有什麼秘密,只要有心,終究會有人發現衛芷吟私下的模樣。

青梔這一向過得順風順水,衛景昭走的這一個月,也確實兌現了承諾,每一封私信,日落時分準時送到萬壽宮木荷軒。

信裡一般都是寥寥數言,但筆力深厚。衛景昭從來不自己多麼想念青梔,只把沿途所見的特別之處擇一樣描述給她,這一個月來,青梔彷彿也跟著御駕一起,看遍了大江南北那些重鎮。

想來衛景昭一路行去舟車勞頓,頗為繁忙,只有睡前抽空寫上那麼一兩句,但足以讓青梔心滿意足。

青梔時間多,給衛景昭的回信也就複雜多了,她會寫寫今又發生了什麼事,太后多吃了幾口什麼菜,萬壽宮裡安穩不安穩,也會講玉斕出落得越發漂亮,多謝景昭為她安排的這一切。

這樣的家長裡短,送到衛景昭手裡,他光是拿著信,就覺得好像在青梔身邊一般,心裡熱熱乎乎的。

兩口這樣的光景,太后多少也知道,有時不免和春羽酸酸地開玩笑,“從來聽旁人,‘有了媳婦忘了娘’,之前還不覺得皇兒是這樣的人,誰知道這個傅青梔呀,把皇兒的心徹底拉過去了,你瞧瞧,出門這麼久,他有沒有給哀家寫過一封信?有點時間淨討好他那媳婦去了。”

春羽笑言,“瑾嬪娘娘的信,太后您先前不是沒有截下來查過,那裡面可是把您胃口好不好,哪道菜多動了幾下筷子都寫進去了,您皇上放心不放心您?”

太后本也是故意那麼的,聽了這話,展顏道:“好在瑾嬪是個有良心的,知道提點著皇帝記掛哀家。所以之後的信哀家也沒讓人截了,這兩口的事,哀家是徹底安心放手了。”

春羽一邊給太后鋪被褥,一邊道:“照奴婢,您早就該這樣,放著這榮華富貴不去好好享受,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聽春羽的,往後,哀家就不這麼擔心了。”

最近萬壽宮裡熱鬧,葉氏帶著玉斕常過來陪太后話,她們年紀相差不大,葉氏的許多話雖然平實無華,卻能進太后的心坎裡。而玉斕活潑是活潑,家教也很好,不必擔心姑娘會在延福殿鬧翻了。太后每都樂呵呵的,自己也感覺得到身子骨利索了很多。

因此對於青梔,太后是真正開始打心眼裡喜歡了。

這樣的形勢對青梔無疑是極其有利的,但是每每現在衛芷吟眼裡,她那份妒火便會燒得再旺幾分。

這衛芷吟又進宮來討好太后,途中經過鍾靈湖旁的御花園,那麼巧正聽見兩個宮女在關了窗的亭子裡嚼閒話。

宮女聽音色年紀挺輕,所以還不清楚這宮裡到處隔牆有耳,到激動之處聲音還往上提一提。衛芷吟本想直接走過,誰知其中一個宮女道:“別看現在芷郡主還總是進宮在太后膝下承歡,就我那萬壽宮裡的姐妹,憑瑾嬪娘娘現在太后跟前得到的喜愛,誕下這一胎後,太后的眼裡估計也容不下別人了。”

涉及自己,還是些不中聽的話,衛芷吟的臉色變了又變,一時間駐足不前。

“芷郡主好歹是太后的孫女兒,再怎麼著也比外人親哪。”

先前那宮女又道:“芷郡主好是好,擱不住瑾嬪又得皇上喜歡,又會生孩子,太后不就是喜歡孩子嗎?”到這裡,宮女話鋒一轉,“偷偷和你個事,千萬別和別人講——瑾嬪娘娘長得美,又待人和善,這宮裡好些個侍衛都偷偷愛慕於娘娘,但這是殺頭的大罪,誰也不敢。”

另外那個宮女嗤之以鼻,“誰也不敢,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就是知道,我還知道,之前一個來宮裡做侍衛的世家子弟,也喜歡瑾嬪娘娘。哎,等瑾嬪娘娘瓜熟蒂落,就要封妃了,到時候打扮起來,這後宮裡就沒有比她更耀眼的人,那些男人們估計就更愛慕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