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的岔路
章節報錯
新學期選科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臨近,校園裡瀰漫著一股緊張又略帶興奮的氣息。林依依的內心,就如同暴風雨中的小船,在文科與理科之間搖擺不定。她熱愛那些充滿詩意的文字,渴望在文學的海洋中暢遊,用文字去描繪世間的美好與醜惡。然而,父母卻像是站在對岸的引路人,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父母認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理科的就業前景更加廣闊,能夠為林依依的未來提供更堅實的保障。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與林依依談心,列舉著一個個理科生成功的例子,試圖讓她明白現實的殘酷。林依依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每當想到要放棄自己心愛的文科,她的心中就像是被堵上了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
無數次的溝通,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不歡而散。林依依據理力爭,訴說著自己對文科的熱愛,父母卻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讓步。那些日子裡,林依依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望著天花板發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感到無比的絕望,彷彿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卻被迷霧遮住了方向。
然而,父母的勸說就像涓涓細流,日復一日地侵蝕著林依依內心的防線。在經過無數個日夜的掙扎後,林依依最終還是妥協了,她答應選擇理科。但她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轉到程宇瀟所在的班級。在她心中,程宇瀟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有他在身邊,自己或許能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理科學習。父母考慮再三,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父母心想程宇瀟還可以監督林依依學習。
轉班那天,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林依依揹著書包,腳步有些沉重地走進了新班級。教室裡,同學們的歡聲笑語讓她感到一絲陌生和緊張。老師帶著和藹的笑容,將她安排到了夏瑤旁邊的座位。夏瑤是個熱情開朗的女孩,她立刻轉過頭,笑著和林依依打招呼:“歡迎你呀,以後咱們就是同桌啦!”林依依也勉強擠出一個微笑,回應著夏瑤,而程宇瀟則和陸景成為了同桌。
同學們對林依依轉班的事情有好多猜測,“她是不是在原來的班級呆不下去了?”“聽說她和她們班同學關係不好。”大家指著林依依猜測著。
“聽說?你聽誰說的!”程宇瀟站出來維護著林依依。
此刻的程宇瀟就是林依依心中的一束光,他的側臉在陽光下看起來那麼迷人。
課間休息時,教室裡熱鬧非凡。林依依坐在座位上,有些不知所措。她看著周圍陌生的同學,心中湧起一陣孤獨感。這時,程宇瀟趁著大家不注意,悄悄遞給林依依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別擔心,有我在。”林依依看著紙條上熟悉的字跡,心中的陰霾瞬間消散了許多,嘴角微微上揚。
然而,理科的學**比林依依想象的要困難。
蟬鳴撕開九月溽熱的午後,林依依盯著黑板上一串躍動的拋物線公式,鋼筆尖在草稿紙上洇出墨點。夏瑤突然用胳膊肘碰她,壓低聲音道:“第三題,磁場方向是不是該用左手螺旋定則?“
“明明是右手。“林依依抓起自動鉛筆,筆帽上的熊貓掛墜晃出一片虛影,“你看帶電粒子運動軌跡——“
“錯了。“前排傳來冷硬的男聲,陸景反手將物理卷子拍在她們桌上,碳素筆尖戳著題幹,“題目寫的是電子束,負電荷運動等效電流方向相反。“他衛衣兜帽裡還彆著校牌,金屬邊沿在陽光下發藍。
夏瑤猛地扯過卷子,馬尾掃落林依依筆袋裡的薄荷糖,“陸景你偷聽女生講話!““是你們討論聲穿透了牛頓第三定律。“程宇瀟斜倚在窗邊嗤笑,指尖轉著的三角板突然頓住——林依依正彎腰去撿滾到陸景桌下的薄荷糖,髮梢掠過他擱在椅背上的校服外套。
陸景彎腰比她快半步撿起糖,“這種糖學校小賣部早斷貨了。“
“上週四補的貨,你該多出教室走走。“程宇瀟抽走糖扔回林依依桌上,塑膠糖紙與他的日記本封面摩挲出細響。那本子最新一頁夾著梧桐葉標本,葉脈間藏著句未寫完的“其實轉班那天……“
實驗班的節奏快得像粒子對撞。當林依依第三次卡在化學平衡計算時,夏瑤把一本書推過來,書頁間夾著張便籤紙:“放學去生物園轉轉?我帶了手搖奶茶。“紙角畫著只戴眼鏡的河豚,氣泡框裡寫著“某人的薄荷糖庫存告急了吧“。
紫藤花架下,奶茶的焦糖香混著林依依啃筆頭的焦慮彌散開來。“電離度計算到底要不要算水的自偶電離?“她扯著辮子上的碎髮,沒注意程宇瀟和陸景正從實驗樓拐過來。
“兩強酸夾一弱酸的情況才忽略。“陸景的聲音驚落一串紫藤花,他懷裡抱著電磁學競賽題集,封面被咖啡漬暈出地圖般的紋路,“就像你上週三在食堂,兩個雞腿中間夾青菜時會把菜汁擠掉。“
夏瑤噗嗤笑出聲:“原來陸大學神眼裡萬物皆可類比食物。“
“總比某人用奶茶賄賂同桌強。“程宇瀟晃著不知從哪摸出的薄荷糖罐,糖粒碰撞聲清泠如簷角風鈴,“林依依,換不換?“
暮色漸濃時,四人竟形成了奇異的共生圈。陸景用拓撲學思路拆解遺傳圖譜,夏瑤把政治答題模板套用在物理簡答上,程宇瀟的日記本邊緣開始出現奶茶漬演算草稿。而當林依依終於解開一道離子濃度難題時,程宇瀟突然將薄荷糖紙折成紙鶴,鶴翅上密密麻麻寫滿催化劑特性口訣。
月考放榜那日,秋雨把公告欄玻璃淋成毛玻璃。林依依在年級第47名處找到自己名字時,夏瑤正把陸景拽到榜前:“你看!我只差你12分!“
陸景笑笑沒說話。
程宇瀟的聲音混著雨絲飄過來時,林依依才發現他白球鞋上濺滿泥點:“老班讓你去領競賽報名表。“他遞來的紙巾帶著實驗室特有的苦味,“全國中學生物理創新賽,三人組隊。“
陸景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身後,競賽題集邊緣還在滴水,“我需要個會畫立體受力分析圖的。“
“我需要個能記住所有常數的。“程宇瀟轉向林依依,雨珠在他睫毛上凝成細小稜鏡,“以及一個能在實驗報告寫詩的合作伙伴。“
林依依望向遠處行政樓,母親正舉著傘與班主任交談。她握緊口袋裡黏糊糊的薄荷糖紙,突然想起轉班那日父親說的話:“你要把選擇變成正確答案。“雨幕中的紫藤花架泛起朦朧的柔光,像未寫完的日記被淚水洇溼邊緣。
當晚程宇瀟翻開日記本,梧桐葉旁多了朵紫藤乾花。他寫下“團隊賽需要三個變數,而有些化學反應...“筆尖突然頓住,窗外飄來林依依和夏瑤練習英語聽力的聲音。少女們將《星際穿越》臺詞念得七零八落,黑暗中他無聲地笑起來,在句末補上:“需要第四種催化劑。“
碎雨敲打玻璃,陸景在隔壁寢室拆解特斯拉線圈模型,夏瑤的夜燈在對面樓亮如星子。林依依將競賽表墊在薄荷糖盒下,糖紙折成的千紙鶴懸在臺燈罩邊緣,翅尖掠過她剛解開的磁場題——那些曾以為堅不可摧的公式,此刻竟透出某種浪漫主義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