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咱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第1/3頁)
章節報錯
裴姝兒走街串巷,專找乞丐和那些苦工。
“你們若是還有其他的兄弟或者認識的人,也讓他們來我這裡吧,只要傳了,每個人都是一兩銀子。”
“記住,必須一直傳下去,傳到人盡皆知。”
之後,那些乞丐帶去找裴姝兒的,就不僅僅是乞丐了,甚至連一些小攤販都有。
不過只是傳個童謠,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而且大家又沒有指名道姓的說是戰王,所以這錢,大家賺得也不心慌。
就在這一天,大街小巷傳的都是戰王的傳說,甚至連青樓小倌館都沒有放過。
越是這樣的地方,文人騷客越多,就越能傳到皇帝耳朵裡。
一時之間,大家都被這首朗朗上口的童謠給洗腦了,下意識地跟著唸了出來。
許許多多人莫名的就想起了當初的戰王,這可是一位保家衛國的漢子,在無數次戰爭中救了多少人。
在天下大旱的時候,戰王更是讓戰王府的家眷去各地施粥,而且颳風下雨都去,一日不落。
在皇上還是皇子的時候,戰王就跟在了皇上身邊,忠心耿耿,盡心盡力。
陪著他從一個弱小的皇子,變成了現在的皇帝。
他是皇帝最好的兄弟,也是最好的戰友。
他先後打退了大遼和大夏的兵馬,穩住了大燕的江山。
他總是將民眾放在第一位,是唯一一個將老百姓當做人來看的上位者。
每當想起戰王,群眾都熱淚盈眶。
再加上這一首童謠,大家更是不可避免的聯想起了戰王。
這首童謠經過了有意無意的傳播,已經傳的整個京城都是了。
本來戰王的名聲經過之前皇帝的反覆洗腦,已經有些壞了。
所以皇上才敢在這個時候下令斬首戰王。
現在,有了這首童謠,戰王的名聲已經好轉。
裴姝兒也趁著這個時機,多去參加了一些文人墨客的聚會。
一去聚會就鼓動大家,為戰王上書請皇帝重新查明真相,戰王一定是冤枉的。
她言之鑿鑿,目光中滿是堅定與信任,一些本來搖擺的人,也都信了裴姝兒的話。
要論大燕的第一功臣,那不是皇上,而是戰王。
就是因為有了他,大燕的疆土才會有現在廣闊,也有了許多物資豐富的土地。
要說戰王的好,那實在太多。
可要說戰王的壞,似乎就只有這麼一條貪墨軍餉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