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瑤姬說,他偷偷跟你們去南禺,也受了點傷。”

聽到朝澈提瑤姬,朝熙緊張,面色不顯道:“是,他呆不住,跟過去了,不過沒什麼大礙,小傷而已,養兩天就好了。”

朝澈知問起南修不合常理,他解釋道:“這不是他也得跟你去觥籌會嘛,他要是身體不佳,比試時丟了你的臉面,朝雲觀也面上無光。”

這倒像朝澈說的話。

“我不打算讓他參加比試。”

“為什麼?”朝澈問。

徒弟間的比試是有限制的,為了防止存在以大欺小的情況,規定參加者一律不能超過一千歲,千歲間,又分兩個檔次,一個是五百歲之下的檔次,另一個則是五百歲到一千歲的檔次。

南修若參加,以他九百多歲的修為,一定能得個拔得頭籌,朝熙既然答應會去,何不讓南修去出個風頭呢?

“他修為不精,還是不要參加為好。”朝熙道。

那野狐狸能從吳髑髏手底下接連逃跑,朝澈不相信他修為不精,提起南修這隻野狐狸,朝澈渾身上下各種不舒坦,如芒在背。

“你我之間,誰沒上過‘拜名臺’比劃兩招?”朝澈道:“勝負是其次的,主要是能讓他漲些經驗。”

“拜名臺”是供各家弟子比試的一處白石臺,很多仙家弟子能年少成名往往不是因為有什麼卓越的功績,基本上是在“拜名臺”一戰成名才收穫些吹捧。

朝熙的渣爹曾帶他們兄妹二人參加過觥籌會,朝熙朝澈年少時都上過“拜名臺”,不過兩人的結果不同。

朝澈力戰數家英傑,理所當人的一舉成名,朝熙則被對手輕而易舉的扔下了“拜名臺”,受盡羞辱。

不怪朝熙無能,是她在妖界呆的那四五百年幾乎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和正統家世出身的弟子一比,相當雲泥之差。

朝熙清楚的記得當年她被對手打落下臺後,其他世家門派弟子是怎麼嘲笑她的,說她是野種,根本就沒有資格上“拜名臺”,更沒有資格當仙。

仙界的風氣很奇怪,世家出身的仙家瞧不起其凡人修煉成仙的,凡人修煉成仙的瞧不起妖族修煉成仙的,妖族修煉成仙的沒有其他仙可以瞧不起,就欺負仙妖結合生下的孩子。

世間總存在各種各樣的鄙視鏈,朝熙想想都覺得很有意思。

令人唏噓的是,朝熙努力了數千年,再和那些人見面,誰都要恭恭敬敬稱一聲“朝熙司命”,無人敢拿她出身說事。

她這“司命”沒什麼真正權利,不過是朝雲觀自封,可人有了實力,說話就有分量,身份也水漲船高,你沒有名號,人家都得為了迎合你給你按上個名號。

朝熙不是小孩子了,再提舊事,她可以用功成名就的姿態談笑風生的追憶往昔,但不可否認的是,提起“拜名臺”,她打心底裡還是像紮了根刺。

成長中的很多過程,就像一勺濃鹽,吞嚥者會刻骨銘心記下鹽的鹹澀,時間就像水,會把鹽的鹹澀沖淡,但鹹澀永遠不會變甜。

“他作為我徒弟,不用上‘拜名臺’玩那些花拳繡腿。”朝熙道,她經歷過太多次生死一線,“拜名臺”比試如今在她眼裡確實如花拳繡腿。

朝澈覺得再勸南修比試容易引起朝熙的懷疑,沒再強迫,暗暗在心中決定改變下計劃。

喜歡師徒難修請大家收藏:()師徒難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