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將星再臨

京畿全線戒嚴的第三天,謝靖捉到第一支企圖滲透的西域兵馬。

三月前,李不虞提前在京畿佈置防禦,一月前途徑京畿各地再次調整,內外三層,先松再緊再松,此為“層山陣”。用以防禦,可以叫敵人輕易突破第一層,卸下防備,於第二層被準確察覺行蹤,從而被捕。

謝靖審問無果,盡數絞殺,屍身掩埋,不露丁點兒痕跡。

“王爺為何不掛出去震懾敵人?”

年輕的護衛第一次上戰場,很快被副將敲了腦袋:“笨,掛出去豈不是叫人警覺,第二波第三波如何抓得住。”

小兵捂著腦門低聲:“原來如此。”

謝靖倒是好脾氣地笑笑,又問北境和京都的訊息。

副將有條不紊地回稟:“京都守衛交與季雲峰,太子殿下親自料理京畿一應糧草軍餉,總彙往來。北境已由太子妃接管帥印,大帥性命無礙,坐鎮大營。”

謝靖點頭:“西域那邊呢?”

副將:“暫無大不妥,天鳳闕由兩位程將軍鎮守,聽聞程馳將軍是上官將軍的徒弟,從大河借調過來,天鳳闕一斷,西域的兵馬便需繞行長嶺,其餘不過散兵遊勇。”

“不可放鬆警惕,下面的新兵你要敲打一番。”

“是。”

兩人正說著話,一隻白梟自北面而來,腳上隱隱閃著銀光,謝靖曾見過李不虞的那隻白梟,和這只很像,但不是。

這白梟是程馳的那隻。

程馳和程驍領命前往天鳳闕,原本坍圮攔堵的路徑被達哈王的人炸開一道口子,潦草修整後也只夠四列人馬出入通行。

他們趕到時,達哈王的兵馬早無蹤跡。

程馳自己留守,讓程驍帶著兵馬去探查追蹤,程驍沒有辜負李不虞和兄長的期望,追出去近百裡後查探到達哈王的主要部隊。其餘散碎隊伍追查起來需要更多功夫,程馳便將現有的訊息整理羅列,由白梟長風發往京畿。

謝靖如今在建水南岸的建州,建州兵馬總督是楊釗,曾經也是鎮守北境的將領,他的父親和兄長便是死在數年前的大河之戰中。他在北境作戰時斷了兩根手指,又傷了左眼,卻憑藉著極為敏銳作戰風格和嚴謹的守城本事做了建州的兵馬總督。

白梟趕到,楊釗也被請來議事。

謝靖看過長風帶來的訊息後心中大致有數,與楊釗商議後,又傳信給成州司馬潭,明州趙志恭,再將這部署快馬傳信到京都。

訊息一入京都城門便有金虎衛接管,一路送到皇宮昭陽殿。

殿中,皇帝、太子、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正在議事,皇帝知道三州無礙很是欣慰。問了北境的狀況,著重問了李信和謝端的訊息。

議事結束後,謝端看出皇帝的擔憂,留下來說話。

“父皇是在擔憂護國公和皇兄?”

皇帝點頭:“你皇兄身邊有金虎衛還有齊真,大河現在也無大事,倒是阿信叫人更擔憂一些。”

君臣數十年,兄弟數十年。

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皇室是君,也是兄長。原本他們曾商議過,等北境徹底平定,李信便就此留在京都養老,北境兵強馬壯,人才輩出,不必他再像年輕時那樣東徵西戰。

就差一點,差一點點。

“北境現下有不虞坐鎮,還有烏恩·巴雅爾率領的北夏兵馬。”謝端盤算著局面,“眼下西域尚未起大波瀾,疥癬之患,不若等昭日格殘部平定之後接護國公回京,屆時皇兄應當也會願意一道回京的。”

皇帝欣慰地看著謝端:“是,你說得對。等這一切安定解決,朕就把這個攤子撂給你,朕帶著皇後,阿信帶著夫人,我們出去逍遙去。”

皇帝難得說俏皮話,謝端聽了也忍不住笑出來,直道好。

父子倆愁眉多日,難得鬆快。

北境營地,昭日格的死訊傳到後,李不虞和烏恩在哲沁碰面。

烏恩看出李不虞眼下的青:“連著忙了幾日吧,著急趕來是有什麼事?”

李不虞直截了當:“過來和你聯手打一次契爾格,隨後我便要趕赴西域處理達哈王,這邊······你一個人頂得住嗎?”